2024年,北京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北京市委坚强领导和最高法院正确指导下,紧紧围绕服务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服务保障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职能作用,扎实推进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现代化,努力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和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支撑。
一是依法妥善审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职能作用。2024年北京法院新收各类知识产权案件58227件,审结67075件,审判质效显著提升,案件服判息诉效果持续向好。依法审理了一批疑难复杂、新类型及社会广泛关注的案件,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指引作用,为支持全面创新、赋能产业转型升级、增强国际竞争力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在全国首例涉及确认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效力的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中,首次阐明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对权益主体和来源合法性的初步证据效力,为我国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实践提供了有力司法支撑,对推动数据要素流通和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涉“巴曲酶注射液”全国首例经营者集中审查反垄断行政纠纷案中,首次对涉案反垄断行政行为的可诉性、经营者集中的审查内容及附加限制性条件方案的评估方法等问题作出明确认定,为经营者集中申报人、反垄断执法机构提供了清晰的行为指引,对同类型案件审理具有较强的示范意义;在涉统信软件公司侵害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中,积极促进当事人调解,妥善处理了涉及解决国产操作系统“卡脖子”问题企业的域名矛盾纠纷,有利于营造鼓励创新的良好环境,服务保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在涉使用“百度”商标直播带货侵害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中,明确权利人有权选择诉讼的权利基础,并对其主张的驰名商标给予充分保护,进一步规范了自媒体平台用户直播带货行为。
北京法院始终坚持严格保护理念,用足用好惩罚性赔偿制度。2024年共有46件知识产权案件适用惩罚性赔偿,同比增长76.9%,判赔数额最高达7056万元,显著提高侵权代价和违法成本,为创新主体营造了稳定、透明、规范、可预期的法治环境。在涉“泡泡玛特”侵害著作权纠纷案中,针对涉案四个美术作品不同权利使用费标准,对赔偿基数进行了差异化计算,并基于被告已被行政处罚且被起诉后仍持续侵权的主观恶意,最终作出500万元的高额赔偿判决。
二是围绕服务首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水平。北京法院始终牢记“国之大者”,精准服务保障首都“四个中心”“两区”“三平台”建设,深度参与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2024中关村论坛全球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新论坛等,努力开创知识产权强国示范城市建设新局面。围绕服务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2024年北京法院共审结涉关键核心技术、重点领域、新兴产业的专利案件3514件,专利一审案件审判效率位居世界前列。围绕服务北京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发布《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为加快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提供司法保障2024年相关任务分解》,全面、深入落实6个方面19项具体任务,有效服务保障北京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数据权益巡回审判庭的基础上,指导北京互联网法院数据权益巡回法官工作站入驻北京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实现北京科技创新主平台巡回审判全覆盖。2024年北京法院开展公开开庭、普法宣传等各类知识产权巡回审判活动71次,将司法服务职能直接延伸、精准对接到科创主体聚集区,更好服务保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三是凝聚协同保护工作合力,积极推动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北京法院积极推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和保护能力现代化,持续优化首都营商环境,为首都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不断加大行政司法协同保护力度,与国家知识产权局完善联动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应中止尽中止”“撤回重裁”“绿色通道”机制作用,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5900余件,推动商标驳回复审行政纠纷一审收案月均下降12.5%,实现商标行政纠纷快速定分止争,高效实质化解。为促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总队构建反垄断及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协同衔接机制,及时将案件审理中发现的侵权违法线索向相关部门移送查处,不断增强市场竞争活力。持续深化京津冀知识产权司法协作,前往河北省平乡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开展外观设计专利侵权案异地审判,牵头组织三地法官同堂培训、跨域法官会议,实现技术调查官等专业审判辅助资源共享,推动服务保障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迈上新台阶。
四是加强知识产权审判专业化建设,努力打造知识产权审判高地。北京高院聚焦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的突出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完成北京市法学会市级法学研究课题《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司法保障问题研究——以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发展中的知识产权保护为切入点》,发布服务保障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白皮书及故宫建筑全景图著作权纠纷案等7件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例,为首都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北京知识产权法院聚焦自动驾驶企业互诉系列案件审理中发现的自动驾驶行业相关问题,向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办公室发出司法建议,促进完善智能网联汽车数据安全监管政策。2024年知识产权宣传周期间,北京高院统筹全市法院开展主题活动43场,发布了“北京法院2023年度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案例”“北京法院2023年度商标授权确权司法保护十大案例”以及“北京法院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典型案例”。北京法院3件案件分别入选2023年中国法院十大知识产权案件及50件典型知识产权案例。
2025年北京法院将继续围绕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不断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助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