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人民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牢固树立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的理念,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审判职能,以严格公正司法“强保护”,以健全制度建设“增激励”,全年新收各类知识产权案件529370件,审结543911件,有力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力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
服务高质量发展成效明显。加大对新兴产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促进创新成果转化运用。发挥专利等技术类案件集中审理优势,依法运用诉讼保全、惩罚性赔偿等制度,显著提高侵权代价和违法成本。对恶意侵权情节严重的460起案件适用惩罚性赔偿,同比增长44.2%。统筹严格保护与防止权利滥用,开展知识产权非正常批量诉讼治理,探索关联案件信息披露机制。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司法,服务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以公正高效知识产权审判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推进品牌强国建设、维护良好市场环境。
裁判规则体系不断健全。立足司法的引领、规范和保障作用,针对知识产权审判实践中疑难复杂法律适用问题,及时发布司法解释、指导意见。大力加强人民法院案例库建设,已有781件知识产权案例入选人民法院案例库,使法律适用标准有案例参考、有规则指引,有效推进裁判标准统一,为创新主体提供清晰稳定、可预期的法律边界和行为规则。
审判机制体制日益完善。以最高人民法院民三庭和知识产权法庭为牵引、4个知识产权法院为示范、30个地方法院知识产权法庭为重点、各级法院知识产权审判业务部门为支撑的专业化审判体系基本形成。推动国家层面知识产权案件上诉审理机制改革不断深化,知识产权案件管辖布局进一步优化,知识产权案件“三合一”审判机制改革深入推进,知识产权专业审判队伍建设水平得以提升,多元化技术事实查明机制不断完善。
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公正高效审理涉外知识产权案件,依法平等保护中外权利人合法权益。深度参与全球知识产权治理,瞄准国际科技和法律前沿实践,结合影响性案件作出更多在国际上具有规则引领性的司法裁判,推动全球知识产权治理体制向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努力把每一个司法案件办成展现法治中国形象的窗口,展示我国保护创新、开放包容的自信与决心,形成对全球创新要素资源的更强吸引力。
附白皮书全文:
扫二维码获取完整白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