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系列重要论述的指示精神,严格落实第五次全国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会议的系列工作部署,4月25日,在第25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前夕,四川高院、重庆高院通过视频连线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两地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暨服务保障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创新工作状况,展现两地法院赋能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助力成渝地区打造科技创新中心的举措和成效。
会上,四川高院、重庆高院相继发布两地法院2024年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四川高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刘学锋以数个典型案例为引,围绕案件总体情况、精准裁判导向、审判工作机制、专业队伍建设等方面,全面介绍了2024年四川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
四川省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委员潘玉华,四川省政协科技委副主任、分党组成员彭广,省委宣传部、省委政法委、省检察院、省科技厅、省公安厅、省司法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协作中心四川中心相关部门负责人,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在蓉高校学者,以及中央驻川及省内主要媒体在四川会场参加新闻发布会。
四川法院知识产权案件的基本情况
2024年,四川法院共新收各类知识产权案件21545件,审结19535件,结收比90.67%,较2023年增加近两个百分点。从案件数量看,总体下降趋势较明显。民事案件数量从2021年的23347件下降至2024年的21186件,降幅为9.25%。从案件类型看,新收民事一审案件中技术合同案件510件,同比上升33.5%;竞争纠纷案件604件,同比上升22.51%;刑事一审案件收案量304件,同比上升48.29%。
四川法院聚焦规则引领,立足执法办案第一要务,抓牢提质增效主线,以严格公正司法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
精耕细作,以更高质量审判护航科技创新
审理涉“蜜胺”技术秘密刑事案件、涉知名游戏著作权侵权刑事案件,对被告人依法处以刑事处罚,彰显严惩犯罪行为司法态度。审理某公司与职工专利申请权权属纠纷案,准确界定职务发明与非职务发明的界限,判决案涉专利申请权利归离职员工所有,保障实际发明人的合法权益。
精准发力,以更高标准服务推进产业创新
2024年,四川法院审结涉人工智能、数据确权等新兴领域案件1368件,明确擅自爬取数据、一键去水印等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加强对川酒、川果、川茶等“川字号”产业的保护力度。2024年,共审理涉“攀果”“涪城麦冬”等地理标志案件84件,覆盖地标产品育种、加工、销售等全产业链条。涉“袁隆平”姓名、肖像使用权不正当竞争纠纷案,认定被告嘉荫某公司擅自将袁隆平的姓名、肖像用于商品包装,构成对享有袁隆平姓名、肖像使用权的原告的不正当竞争,获评全省“十佳裁判文书”。
精确切入,以更高水平保护优化营商环境
认定反复申请注册与他人已有商标近似商标的侵权人构成不正当竞争,维护商标注册管理秩序。依法认定某商标已成为婴儿辅食器的通用名称,商标权人无权禁止他人正当使用,厘清注册商标与通用名称的边界,入选最高法院案例库。审理涉法国著名鞋服品牌商标权侵权案,依法对恶意侵权被告适用惩罚性赔偿,全额支持原告赔偿主张,平等保护中外当事人。涉外国品牌“山特”、“奔富”商标权纠纷两案均入选品保委年度“知识产权保护十佳案例”,助力营造国际化营商环境。
聚焦服务中心工作 推动完善保护大格局
四川法院立足新发展阶段,锚定国家战略需求,将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深度融入发展大局,打造富有四川特色的司法保护标杆。
上下一心,全省法院同频共振
召开全省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会、集中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集中开展类型化知识产权案件综合治理,全省法院步调一致,全力护航新质生产力蓬勃生长。
横向联动,共促新业态规范发展
联合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十三部门印发《四川省数据知识产权登记管理办法》,为数据产权化提供政策支持,促进数据深度运用。
区域协同,实质深化川渝协作
连续五年与重庆法院联合举办新闻发布会,发布司法保护状况及典型案例,并签署《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司法协作“13+2”协议》,共同打造“知识产权双城保护圈”。
对外交流,踊跃展现“川知”智慧
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仲裁与调解中心达成合作、承办最高法院主办的国际知识产权司法交流会,深化知识产权国际交流合作,为全球知识产权纠纷治理贡献四川智慧。
树优审判工作机制 提升司法保护高效能
四川法院持续优化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机制,构建“三级法院、两个专业化审判法庭、多个巡回审判点”的“3+2+N”立体式保护格局,覆盖全省科创园区和产业集群,服务重点产业链发展。
技术事实查明机制进一步优化
全国首创的“技术调查官流动站”突破技术类案件审理壁垒,2024年受理技术调查申请92件,调派技术调查官65人次,运行报告获最高法院陶凯元副院长肯定性批示。
智慧审判机制深入推进
宜宾中院数字化法庭建设、成都中院“蓉知·蓉智”要素化审判系统、天府新区法院文书写作智能助手软件等创新举措,显著提升审判效率。
多元解纷机制进一步完善
2024年知识产权民事案件调解、撤诉率达68.47%;涉外知识产权纠纷高效化解,委托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仲裁与调解中心调解案件8件,已成功调解2件。探索“行政调解+司法确认马上办”机制,案件从立案到送达调解书最短耗时三小时,让当事人感受知识产权保护的“四川速度”。
着力提升履职能力 锻造忠诚干净担当审判队伍
强化政治建设,筑牢廉政防线。
四川法院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强化干警底线意识,确保公正廉洁司法。
提升业务素能,强化履职能力。
依托“青苗”“青蓝”“领军”“常青”四大工程、川渝法院知识产权审判业务培训班、“人民法院大讲堂”等平台,切实提升知识产权审判队伍业务素质。
队伍精准发力,成果产出丰硕。
2024年,四川高院民三庭获“四川省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成绩突出集体”,民三庭党支部“知力量”品牌被中共重庆市委、四川省委机关工委评选为“特色党建品牌”。四川法院1篇文书获全国法院“百篇优秀裁判文书”,3件案例入选最高院案例库,1件案例入选“中国法院50件典型知识产权案例”,1件案例入选“中国新文娱十大影响力案件”,2件案例入选“中国法院案例知识产权分册”。
2025年,四川法院将坚持守正创新、拓优增信,以更高站位深化知识产权审判改革,以更优服务精准对接产业创新需求,以更强合力构建法治保障体系,助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
扫码获取PDF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