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北京天骄航空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针对乌克兰方面过去5年以来针对中国投资者的不公平待遇,目前已经按照规定程序如期向海牙常设仲裁法院 Motor Sich 案仲裁庭提交了《仲裁申请书》及相关证据材料,要求裁定乌克兰违反中乌双边投资协定,并向申请人充分补偿因此而造成的所有损失,金额超过 45 亿美元。
今年1月29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签署命令,对北京天骄航空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等4家中国公司以及3名中国公民实施制裁,包括冻结资产、限制贸易、限制入境、限制撤资与增资、限制证券交易等。相关企业和个人都是乌克兰航空发动机生产企业马达西奇的投资方,乌政府此举被认为是响应美国施压、阻挠中企收购这家企业的最新举动。
据了解,马达西奇是世界航空领域主要的发动机生产商之一,曾被称作苏联“航空工业的心脏”,致力于开发、制造、维修和维护用于飞机和直升机的燃气涡轮发动机及工业燃气涡轮机,其产品被用在120个国家和地区的飞机和直升机上。2014年俄乌关系恶化后,该公司失去了俄罗斯这一最大客户,濒临破产边缘。随后,马达西奇将目光转向中国,中国企业成为该公司主要的战略合作伙伴。2016年,天骄公司向马达西奇的所有人博古斯拉耶夫提出收购56%的股份。“这笔交易看起来很美丽:中国可以为自己填补一个重要领域的空白,而乌克兰可以重启自己的企业。然而,乌克兰反垄断委员会对该交易产生了兴趣,随后乌国家安全局展开刑事调查,2018年乌克兰法院阻止了马达西奇公司任何股权的流通。”
天骄公司1月31日的声明中说,上述制裁措施生效后,天骄公司作为乌克兰马达西奇公司股东的法定权利、责任和义务被非法剥夺,同时将被迫中断与马达西奇公司的正常商业往来。
在28日的最新公告中,北京天骄航空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提到,由于乌克兰方面过去5年以来针对中国投资者的不公平待遇,以及持续实施的非法措施,致使中国投资者在乌克兰及中国国内均蒙受了重大损失。根据1992年10月31日生效的《乌克兰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促进和相互保护投资的协定》,中国投资者要求裁定乌克兰违反中乌双边投资协定,并向申请人充分补偿因此而造成的所有损失,金额超过45亿美元。同时,相关中国投资者不排除继续追加和补充损失申请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