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上海法院知识产权审判白皮书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上海法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法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克服疫情不利影响,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水平,为上海建设国际知识产权保护高地,打造国际一流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知识产权司法服务和保障。
一、知识产权审判总体情况
(一)公正高效审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受疫情影响,2022年上海法院受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42,150件,审结42,763件,同比分别下降20.89%和12.91%(图一)。上海法院多措并举,充分利用智慧法院平台,发挥全流程网上办案优势,解决在线办案技术难点堵点,坚持审判工作不停摆,保持了结案大于收案的态势。一审服判息诉率为96.34%;审限内结案率为99.22%,审判质效稳步提升。
受理一审知识产权案件41,038件,审结41,857件。其中,受理一审知识产权民事案件40,402件,审结41,206件(图二);受理一审知识产权刑事案件632件,审结647件;受理一审知识产权行政案件4件,审结4件。在受理的一审知识产权民事案件中,著作权纠纷案件25,144件,商标权纠纷案件9,408件,专利权纠纷案件3,847件,特许经营合同纠纷案件1,214件,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件573件,垄断纠纷案件7件,其他案件209件(图三);一审著作权纠纷、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件数量呈下降趋势,商标权纠纷、专利权纠纷案件与去年基本持平。
图一:2019-2022 年上海法院各类知识产权案件收结情况对比图
图二:2019-2022 年上海法院一审知识产权民事案件收结趋势图
图三:2022 年上海法院一审知识产权民事案件收案类型图
2022年全市法院受理的知识产权民事案件中,标的额100万-1,000万元案件1,182件,1,000万元以上案件119件。大标的额案件数量略有下降(图四)。
图四:2019-2022年上海法院受理的大标的额知识产权民事案件情况对比图
(二)精品案例成果丰硕。特威茶餐饮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与上海市浦东新区知识产权局、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行政处罚及行政复议纠纷案入选“2022年中国法院10大知识产权案件”,北京金山安全软件有限公司与上海触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侵害外观设计专利权纠纷案、烙克赛克公司(ROXTECAB)与上海怡博船务有限公司侵害商标权纠纷案、纪某民等四人侵犯商业秘密罪案等3件案件入选“2022年中国法院50件典型知识产权案例”。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与江苏斑马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不正当竞争纠纷案入选全国法院反不正当竞争十大典型案例。2篇裁判文书入选第五届全国法院“百篇优秀裁判文书”,1篇裁判文书荣获全国法院技术类知识产权和垄断案件优秀裁判文5书一等奖;2件案例入选上海知识产权保护十大典型案例,7件案例入选上海版权保护十大典型案例;4件案例入选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优质品牌保护委员会“2021-2022年度知识产权刑事及民事十佳案例”。
(三)有社会影响力的案件不断增多。上海法院审理的一批知识产权案件引发业界和社会关注。老城隍庙餐饮公司与南翔食品公司侵犯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明确了“南翔”中华老字号的权利边界,促进双方共存发展;体娱(北京)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与中超联赛有限责任公司等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纠纷案,厘清了知识产权权利行使与市场垄断的界限;华润怡宝饮料(中国)有限公司与上海洁士宝日化集团有限公司侵害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涉及驰名商标的跨类保护和反淡化保护,对全面模仿商业标识类案件审理具有指导意义;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有限公司与四川天地出版社有限公司等侵害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涉知名图书“十万个为什么”,对图书名称的商品化权益保护进行有益探索。在北京冬奥会和卡塔尔足球世界杯期间,法院作出禁止盗播赛事节目的诉前禁令,及时、有效地维护了赛事传播秩序,为大型国际性体育赛事提供了强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
(四)疑难、复杂、新类型案件引发关注。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与江苏斑马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不正当竞争纠纷案,对手机App设定URLScheme作为唤醒策略实现通讯的技术原理和功能目标进行了梳理,通过对公共利益、经营者利益、消费者利益作综合考量,认定涉案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北京金山安全软件有限公司与上海触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侵害外观设计专利权纠纷案,判决认定图形用户界面(GUI)侵权,探索了图形用户界面(GUI)类专利侵权案件的法律适用方法。烙克赛克公司(ROXTECAB)与上海怡博船务有限公司侵害商标权纠纷案,明晰了颜色组合商标的比对规则,对准确认定商标在先使用抗辩提供有效指引。东阳正午阳光影视有限公司与北京叁零壹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著作权侵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涉知名小说《琅琊榜》,系全国首例沉浸式剧本密室游戏被诉改编权侵权案件。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与佛山市南海区北笙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不正当竞争纠纷案,涉及特定领域商业道德的司法认定,系全国首例游戏商业代练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件。上海华振物流有限公司与天地华宇集团有限公司等侵害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明确涉案变更企业字号的义务系消除未来可能发生的侵害危险,其责任实质系消除危险的民事责任,进一步厘清了变更企业字号的民事责任性质。
二、切实强化知产保护,促进创新驱动发展
(一)依法适用惩罚性赔偿。上海法院实施更大力度的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严厉打击情节特别严重的故意侵权行为,显著提高知识产权的侵权成本,加大对知识产权侵权人的威慑。2022年审理的知识产权案件中,请求适用惩罚性赔偿的案件共22件,审结15件。威乐(中国)水泵系统有限公司与威乐水泵(上海)有限公司侵害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参考行业内其他企业的利润率计算惩罚性赔偿基数,全额支持权利人主张的1,510万元赔偿金额。青岛尚美数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与象山区骏怡商务酒店侵害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参考双方关于商标侵权惩罚性赔偿基数和倍数的在先约定,按照商标许可使用费的五倍确定惩罚性赔偿金额。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与平山区时代华谊影城等侵害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综合考虑商标知名度、影响力、基础加盟费、影院量级、经营持续时间、地域范围、影院票房排名等因素,酌定了商标许可使用费数额,并以此为基数适用惩罚性赔偿。
(二)平等保护知识产权。上海法院助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妥善审理与国际贸易有关的重大知识产权纠纷。思科技术公司(CISCOTECHNOLOGY,INC.)与上海翰友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侵害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就涉案行为对商标识别商品来源及品质保证功能的损害、商标权权利用尽抗辩的适用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充分考量商标保护的地域性合理确定损害赔偿数额。新百伦贸易(中国)有限公司与纽巴伦(中国)有限公司等擅自使用与他人有一定影响的商品名称、包装、装潢等相同或者近似的标识纠纷案,认定被告违背诚信原则使用注册商标的行为侵害了在先知名商品特有装潢的权益,判赔经济损失及合理费用1,080万元。株式会社良品计画与北京无印良品投资有限公司、北京无印良品家居用品有限公司侵害商标权纠纷案,以相关公众对商品或者服务的一般认识作为判断类似服务的基本原则,详细阐述了销售商品服务与替他人推销服务构成类似服务的判定标准及认定原则,并全额支持了权利人诉请的经济损失及合理支出250万元。
(三)加大刑事打击力度。上海法院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犯罪行为的惩治力度,审结一批重大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在涉“利群”“黄鹤楼”等烟草品牌的假冒注册商标罪系列案中,法院对在境外实施的制假售假行为从源头上进行严厉打击,依法判处二十余名被告人有期徒刑五年六个月至一年不等的刑期,罚金总额达400余万元。在涉古驰、迪奥、香奈儿等奢侈品的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案中,法院认定电商平台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金额1,400余万元,分别判处两名被告人有期徒刑五年、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700余万元。在涉知名游戏《新斗罗大陆》的侵犯著作权罪案中,法院对架设游戏私服并通过网络推广的行为予以刑法规制,判处四名被告人有期徒刑三年至八个月不等,并处以罚金。在周某光侵犯商业秘密罪案中,法院对非法获取商业秘密的犯罪行为予以认定,并判处被告人有期徒刑1年,缓刑1年,并处罚金6万元。此外,上海法院还审结制售假冒“茅台”和“五粮液”注册商标的商品罪案、制售假冒“美心”注册商标的商品罪案、制售假冒“阿玛尼”注册商标的商品罪案等一批社会关注度高、影响力大的知识产权刑事案件。
三、充分发挥司法职能,服务大局积极作为
(一)制定发布知产审判服务保障强市建设意见。高院知产庭制定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为知识产权强市建设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围绕上海强化“四大功能”、深化“五个中心”建设的战略规划,主动回应新时代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需求和社会关切,明确上海法院加强新时代知识产权审判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具体举措。
(二)服务保障浦东高水平改革开放。浦东法院发布《知识产权司法服务保障“双区联动”白皮书》《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司法适用调研报告》及典型案例,举办服务保障引领区建设系列活动之文创版权保护司法保护研讨会,助力浦东新区做强创新引擎,受到广泛关注。浦东法院还通过强化诉讼证据规则运用、探索赔偿精细化计算方式、实施更大力度侵权惩罚性赔偿等三项举措,优化赔偿计算方式,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三)积极开展司法宣传活动。高院发布中英文版白皮书和典型案例。三中院、知产法院发布《关于深化建设一流法院服务保障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实施意见(2022-2024年)》《2021年上海知识产权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举办不正当竞争专题在线讲座。徐汇法院举办“法学阶梯之‘青年思享汇’”线上讲座。杨浦法院走访园区企业,开展商标侵权专题线上讲座,开设“知产微课堂”专栏。普陀法院发布《涉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纠纷案件司法审判白皮书》及典型案例,开展著作权司法保护公益授课,调研辖区龙头园区和企业司法需求,与中以(上海)创新园、天地软件园共同举行“推进企业电子送达承诺”签约活动。
(四)服务保障区域经济发展。青浦法院西虹桥(进口博览会)人民法庭提供跨域立案、法律咨询、诉前调解、判后答疑等一站式诉讼服务,对接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司法需求。闵行法院成立“李国泉法官工作室”,开展园区调研和司法服务工作,保障“南北联动、双核辐射”发展战略。金山法院制定护航湾区18条专项意见,精准服务打响“上海湾区”城市品牌。松江法院组织“松法讲堂”系列普法讲座,加强G60科创走廊知识产权保护。黄浦法院召开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推进会,探索搭建“数企快车道”,全力护航“老字号企业”发展。宝山法院成立知识产权纠纷调解中心,推进宝山区打造上海科创中心主阵地建设。嘉定法院成立“上海法院数字经济司法研究及实践基地”,剖析企业知识产权合规经营问题,推动诉源治理。崇明法院开展地理标志协同保护,会同乡村基层组织推行“农产品商标孵化”。
四、深入推进司法改革,不断优化体制机制
(一)发布上海市知产案件管辖新规定。最高法院下发《关于做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第一审知识产权民事、行政案件管辖的若干规定>施行相关工作的通知》后,上海高院会同市检察院、市公安局签署《关于调整本市知识产权刑事案件管辖的规定》,同时高院印发《关于调整上海法院知识产权民事、行政案件管辖的规定》,进一步健全知产案件管辖制度,合理布局一审知产案件管辖,完善与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相适应的审判体制,为各区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合力推进知识产权保护提供重要保障。
(二)加大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力度。持续推进《关于知识产权民事、行政诉讼中刑事犯罪线索移送及同步审查的工作暂行办法》落实落地。普陀法院向市公安局食药环侦总队移送杨某某涉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犯罪线索,系上海法院首例适用知产刑事犯罪线索移送机制移交公安立案的案件。知产法院与国家知识产权局开展“专利确权”+“专利诉讼”联合审理,推动构建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机制。各法院特别是新增管辖权法院积极与区检察院、公安局、知产局等单位对接,建立联席会议、日常沟通联络、行刑衔接协作等工作机制。
(三)持续推进知识产权案件繁简分流。高院印发《关于审理知识产权小额诉讼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积极推动知识产权纠纷案件适用小额诉讼程序,优化调整小额诉讼程序适用范围。嘉定法院构建“案件分类、定向分流”的知产民事案件繁简分流机制,针对案情简单、裁判尺度较为统一的类型化案件,制作“一图一表一样例”裁判思路指引,便捷案件高效审理。
(四)充分发挥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作用。高院发布《关于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仲裁与调解上海中心诉调对接的工作办法》。自开展委托调解以来,全市法院共委托WIPO仲调上海中心调解案件68件,结案59件,调解成功19件,成功率32.2%,案件涉及美国、瑞士、法国等13个国家的当事人。上海高院与WIPO仲调上海中心合作推进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成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面向知识产权局和法院的替代性争议解决机制(ADR)指南》推荐实例,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官网以中文、英语、法语和西班牙语四种语言公开发布。浦东法院深化与中国(浦东)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合作,推进纠纷多元化解。徐汇法院建立健全调解工作考核机制,夯实专业化的调解员队伍,调解案件数量每月200件以上,总体案件调撤率72.6%。普陀法院通过委托WIPO仲调上海中心、区行政机关、专业律师等方式进行调解,调解知产案件1,269件,调解成功率81.16%。
(五)全面推广全流程网上办案。徐汇法院参与撰写《全流程网上办案体系的探索与实践》,并录制“全流程网上办案体系介绍”的线上微课程教学视频,微法庭审理成为常用工作方式,结案率居该院业务庭第一。浦东法院知识产权案件在线庭审、庭改、单套制等指标居于全市前列,在线异步诉讼模式使用频率明显提高,简易知产案件一庭审结率93%。普陀法院以青年干警带教方式,分序列开展智能审判工作技能培训,充分利用在线方式,高效完成审理工作。
五、深入开展调研交流,辅助司法决策参考
(一)围绕重点问题服务决策参考。高院知产庭牵头撰写的《涉数字经济知产案件呈现鲜明产业特色相关产业秩序有待进一步规范》《数字经济市场竞争秩序规范与培育面临多方面挑战》等调研材料,被中办内刊及最高法院《高法信息》等录用。高院知产庭撰写的《知识产权刑事诉讼法律适用问题研究》获评2022年上海法院优秀调研课题。浦东法院中标最高法院2022年应用法学理论研究招标课题《我国涉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程序问题研究》。
(二)针对疑难问题推进精品调研。高院主办、普陀法院承办上海法院“司法实务论坛”暨类案办案要件指南研讨活动,围绕侵犯商标权犯罪类案、著作人身权纠纷类案疑难问题进行讨论。高院知产庭召开涉图形用户界面(GUI)外观设计专利法律适用问题座谈会;搭建调研专班,组织知识产权犯罪量刑问题系列座谈会。
(三)持续加强院校合作交流平台建设。高院与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常态化开展院校合作项目,为研究生提供法律助理实习岗位。高院知产庭赴同济大学国际知识产权学院,就深化教育与实践合作的中长期计划进行深入交流,推进院校合作事宜;与同济大学国际知识产权学院组织召开司法服务保障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座谈会;会同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召开侵害作品改编权纠纷案件研讨会,举办“视听表演者权利保护论坛”。
六、坚决筑牢政治忠诚,加强专业队伍建设
(一)厚植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培训、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培训全员覆盖,营造浓厚学习氛围。组织开展“两个坚持”专题教育,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大力弘扬以“忠诚为民、崇法尚德、公正廉洁、刚正不阿、改革创新”为主要内容的新时代人民法院文化。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成果,把党史学习教育激发的政治热情转化为对党忠诚、公正司法、司法为民的实际行动。加强纪律作风建设,进一步巩固法院队伍教育整顿成果,扎牢制度笼子,严守铁规禁令,深化标本兼治,确保廉洁司法。
(二)加强知产审判队伍建设。高院对新增知产案件管辖权基层法院知产审判人员进行专题培训,内容涵盖知识产权基本原理、裁判规则及类案裁判思路;各新增管辖权法院通过与原集中管辖法院结对交流,确保管辖范围扩大后知产案件审判质量。高院组织“知产审判实务培训班”和“知识产权战略与知识产权司法”主题专家授课,开展集中培训和小组讨论交流,切实提升条线知产审判能力与水平。静安法院组建知识产权审判咨询专家库,为知产审判队伍建设和知产审判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三)发挥疫情防控模范作用。疫情防控期间,上海知产条线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迅速落实各项疫情防控举措,居家办公期间积极响应组织号召,严格执行党员“双报到”、干部下沉村居委等要求,投身街镇一线,投身志愿活动,承担居委值班、核酸采样、物资分发、环境消杀、楼宇值守等工作,以时不我待的精神,为奋力夺取大上海保卫战的胜利贡献力量。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上海法院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以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和“加强反垄断和不正当竞争”为己任,以更高政治站位做好知产审判工作,以更大力度加强科技创新成果保护,以更实举措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以更长远眼光打造知识产权审判专业队伍,不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为上海深化科创中心建设、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更为优质高效的知识产权司法服务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