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在市委坚强领导和上级法院监督指导下,济南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依法履行审判职责,严格保护知识产权,为加快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建设提供优质司法服务和有力法治保障。
2024年,全市法院共受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7450件,审结7143件,结案率95.88%,调撤率67.49%,各项主要办案指标总体向好。所受理案件中,占比前两位的分别为著作权案件4072件、占54.66%,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案件1678件、占22.52%。中院跨区域受理山东中西部十市技术类案件813件,其中发明专利权案件72件、实用新型专利权案件237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案件385件、植物新品种权案件99件、专利权权属及技术秘密等其他案件20件。主要呈现四个特点:一是案件总量保持稳定。全市法院知识产权收案数量较去年同比增长3.46%,增幅不大,特别是下半年收案数量回落明显。二是案件前端化解成效明显。市中区法院、中院、天桥区法院收案数量,同比去年分别下降32.94%、18.47%、16.10%,案件非正常大幅攀升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三是基层法院收案占比上升。历下、市中、天桥、章丘、长清、莱芜六家基层法院受理知识产权案件6005件,占全市案件总数的80.60%。四是中院技术类案件比重较高。中院跨区域受理技术类案件813件,占中院知识产权案件总数的56.26%,案件结构相对稳定。2024年,主要采取了以下工作措施:
一、筑牢政治忠诚,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将党的绝对领导贯穿到知识产权审判全过程各方面,推动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不断发展迈进。一是坚持政治统领,压紧压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强化纪律规矩意识,不折不扣贯彻执行中央、省市委以及上级法院工作要求,健全工作制度和配套机制,切实维护知识产权司法领域意识形态安全。二是强化理论武装,持之以恒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审判队伍的政治素养和履职能力。三是严格对标对表,抓好主题活动。推动党纪学习教育全覆盖,引导党员干警对照检视、警醒自励,扎实开展执法司法规范化建设提升年活动,切实推动司法作风转变和效能提升。
二、立足主责主业,打造司法保护优选地。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司法审判职能作用,进一步提升济南知识产权品牌影响力。一是持续推进精品战略,强化裁判指引作用。先后审理了“中国重汽”“方正数码”“旺旺”“solidworks(达索)”“RIO(锐澳)”等知名品牌案件,其中“气化炉实用新型专利权属案”“路由器发明专利侵权案”入选最高法院知识产权法庭成立五周年100件典型案例,“纯棉柔巾装潢案”入选最高法院50件典型知识产权案例,“济麦22植物新品种权案”入选第四批最高法院种业司法保护典型案例。二是加强创新成果保护,促进企业创新发展。强化技术类案件审判工作,审理涉发明、实用新型专利权案件329件,加大生物医药、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益某舒’专利药品技术合同案”,明确了药品专利的技术方案依规纳入药典,在药典仅对药品专利技术方案部分完善而非全面替代的情况下,药品专利技术方案不会实质性失效。药品专利权人作为技术合作的技术投入方,未及时缴纳年费造成药品专利效力终止,影响技术合作合同目的实现,应当承担违约责任。三是加强种业司法保护,保障北方种业之都建设。全年共审理植物新品种权案件99件,案件数量创历年来新高,连续三年三起案件入选最高法院种业司法保护典型案例,在全省法院种业司法保护会议上作典型发言,制作《麦子熟了》种业司法保护宣传短片,持续打造济南种业司法保护品牌。四是平等保护各类主体,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坚持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的知识产权,努力营造稳定、公开、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某滑轨组成的轨条’发明专利行政裁决案”,根据现场勘验比对结果,依法认定被诉侵权技术方案落入某外国公司涉案发明专利权的保护范围,通过公正、公开、透明的涉外专利行政判决,提振国内外当事人对济南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环境的信心。五是依法打击侵权行为,严格保护知识产权。依法引导权利人进行侵权溯源维权,重点打击知识产权侵权源头,积极适用惩罚性赔偿,2024年全市法院共有5起案件适用惩罚性赔偿作出判决,切实保障权利人获得充分赔偿。加大知识产权刑事司法保护力度,审理的“赵某等假冒注册商标罪案”,依法认定被告人赵某、刘某某、林某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其中判处赵某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三十万元,判处刘某某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二十万元,有力惩治和震慑侵犯知识产权犯罪行为。
三、持续完善机制创新,提升司法保护水平。健全优化知识产权专业化审判机制,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一是全面加强多元解纷。加强知识产权府院联动,全市两级法院分别与农业、版权、市场监管等部门召开座谈会议,建立健全知识产权案件委托调解机制,强化联调联解、多元解纷,形成知识产权保护合力。二是持续加强跨部门协作。加强知识产权行政、司法保护衔接,积极对接市场监管部门开展专业化调解,中院全年共对济南、聊城、滨州等地10起行政调解案件进行司法确认。历下、天桥、章丘区法院分别与区检察院、区市场监管局签署框架协议,莱芜区法院与区市场监管局联合设立知识产权调解人民委员会,加强知识产权跨部门协同保护。三是持续完善技术调查官制度。中院优化完善技术调查官的选任管理机制,针对计算机软件侵权判定难题,邀请技术调查官专题座谈,有效提升技术事实认定水平。四是持续深化智慧审判应用。坚持“智能化审判”理念,让数字为审判创新发展全面赋能,中院适用“智能3D证据”建模300余件次,推进信息技术与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深度融合。
四、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坚持依法履职,为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一是主动延伸司法服务,认真开展“一对一”法治体检活动,到起步区绿动氢能科技公司、比亚迪产业园等高科技园区实地考察,提出风险防范体检报告,帮助防范化解法律风险,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二是加强法律适用和司法政策宣讲,先后与市法学会、起步区共同举办知识产权保护研讨会,为高新企业进行惩罚性赔偿和专利权保护专题培训。三是组织开展“中国农民丰收节”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系列活动,走访山东农业大学、泰安市农业科学院、国家农作物品种展示示范中心,调研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邀请驻济种业公司观摩涉农知识产权案件庭审,提升种业司法保护意识。四是加大知识产权司法宣传力度,认真开展“4?26知识产权宣传周”系列活动,举办新闻通报会,全市两级法院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济南日报》等新闻媒体,联合发布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例,多元联动讲好济南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故事。
五、加强队伍建设,打造专业化审判铁军。加强政治素质、业务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建设,以党建带队建促审判保廉洁。一是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各项工作。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贯穿于司法办案全过程,推动审判业务与队伍建设、廉政监督与执法办案、作风建设与审判管理有机融合,打造知识产权审判铁军,2024年全市知识产权审判队伍有1个集体和3名个人受到省级以上表彰表扬。二是提升司法调研水平,立足转化研究成果。围绕审判要点难点,求真务实开展司法调研,服务保障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章丘区法院加强知识产权案件源头预防调研工作,形成著作权、商标权、特许经营等专题调研报告,中院撰写的“分装销售植物新品种侵权纠纷案”案例在《应用法学研究》刊发。三是全面加强培训,强化条线业务指导。召开全市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座谈会,印发《知识产权审判工作要点》,举办全市法院知识产权审判业务培训班,发布二审发改案件分析报告,提升知识产权审判业务水平,努力锤炼作风过硬、业务精湛的知识产权审判队伍。
一年来,济南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下一步,济南法院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委以及上级法院的各项部署要求,不断提升业务水平和审判质效,以审判工作现代化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济南实践,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建设和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