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我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事业的发展历程中,北京法院始终走在前列。第一个知识产权庭、第一个知识产权法院相继在北京成立。而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从起步,到建立专业审判庭,再到分为两家中院知产庭,这段历史并不为大多数人所知。
王范武1976年进入法院,从书记员一步步成长为法官、审判组长、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他常常听到人们直呼他为“老同志”和“老版权”。在本篇文章中,他深情回顾了北京法院中院知产审判庭这一段慷慨前行、敢为人先、踔厉奋发的历史。
王范武,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审判专家,已退休。曾任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民庭副处级审判员,知识产权庭副处级审判员,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正处级审判员,知识产权庭副庭长、正处级审判员,民五庭副庭长、正处级审判员,民六庭副庭长、正处级审判员,庭长、审判委员会委员。2011年5月任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审判管理办公室主任、审判委员会委员,2014年3月任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
2003年的4月,我服从北京二中院院党组的决定离开知产庭到其他审判部门工作。在法院工作了四十个年头,从1985年开始初涉著作权相关案件,到2003年离开知产庭的这十八年中,我亲历了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从起步,到建立专业审判庭,再到开始全面发展的全过程。
在1993年前,知识产权案件分散在传统民庭和经济庭。民庭负责著作权案件审判,而被称为“工业知识产权”的商标、专利、技术合同案件由经济庭负责审理。从1982年《商标法》颁布以后,经济庭内设了专业的审判组。而民庭开展著作权(当时称版权)案件审判是从《民法通则》颁布后开始的。因为著作权案件量很少,所以没有设立专门的审判组,我比较多地承担了这类案件的审理工作。到八十年代末期,部分基层法院也审理了一些著作权案件。虽然在这个时期知识产权案件数量不多,类型相对也较少,但这是一个全新的审判领域,在立法尚不健全,没有先例可寻,缺乏审判经验的时期,每一件案件都是在弥补司法审判的空白,为立法提供判例。这一阶段是北京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的开端,是北京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历史的初期,为北京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奠定了基础。遗憾的是那一段历史被忽视、淡忘了。
1993年北京高级法院和中级法院同时设立知识产权专业审判庭。这是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的一次提升。中级法院知产庭的人员主要是由中级法院经济庭专业审判组部分人员、民庭负责版权案件审判的人员和部分高级法院民庭的同志组成。后来陆续补充了少量的基层法院的审判人员。
法院知产庭的建立不仅具有标志性意义,更是极大地提高了北京乃至全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推动了各地法院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中级法院知产庭在两年时间里,不仅审理了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典型案件,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态度和水平,也初步培养锻炼了一批审判骨干,为后来的审判工作积蓄了巨大的能量。
1995年初根据上级决定,北京市中级法院拆分为两个中级法院。中院各部门将人员、案件、财产分为两部分,已收和在审案件随承办人员转到相应的中院。对刚成立不久的知产庭是否也“分家”有不同的意见。开始有一种意见是不“分家”,知产审判集中在一个中院(当时虽然确定两个中院的管辖区域以中轴线为界划为东、西两部分,但尚未确定新设立的两个中院用一、二序列数字命名,更没有明确谁为一,谁为二,因此,大家都用“东院”、“西院”指代)。大约是在三月初,上级法院明确决定中院知产庭也“一分为二”,两个中院都设立知产庭。 因此,到了4月份原中级法院各个审判部门人、案、物均已经落实“分家”方案,正式分开办案了,而知产庭才刚刚开始进入“分田分地真忙”的时候。当时我作为中院知产庭两个审判组的组长之一,同时负责内勤组工作,还在反复与即将“分家”的两位庭长沟通商谈分家方案。
1995年5月,新成立的北京市第一中级法院留在了原中级法院的办公地(有说:一中院就是原来的中级法院,这完全不符合事实。原中级法院在两个新中级法院成立的同时被撤销,虽是新成立的两个中级法院共同的历史渊源,但在机构设立上与两个新中院都不存在改名、翻牌的关系,对应的庭室也不存在承继关系),我和十余位分到二中院的同志带着部分案件和物品告别分到一中院的同志,搬到南三环刘家窑横七条一个刚刚改造的工厂,开始了长达五年多的“艰苦创业”新生活。至此,原中院知产庭随着原中级法院的撤销,完成了它暂短的历史使命。
时间过去快三十年了,回头看,原中级法院知产庭虽然仅存两年的时间,但是北京两个中级法院知产庭“共同源头和基因”,为两个庭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分家”后,两院知产庭在相互交流、“竞争”中促进了审判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北京法院在全国知识产权审判的领头羊地位,两院的知产庭在高院的指导和基层院的配合下共同谱写了北京市法院知产审判的新篇章,为北京法院再次率先建立专业的知识产权法院奠定了基础。
2014年11月,北京在全国率先成立知识产权法院——北京知识产权法院,这极大地促进了北京乃至全国知识产权审判的大发展,更是培养出了一批具有丰富审判经验、扎实理论基础、懂外语有国际视野的全国和北京市审判业务专家。
多年来,知产审判这支队伍还培养出一批走上各级领导岗位的干部,正在发挥着更广泛的作用。
回顾北京法院知产审判这一段慷慨前行的历史,我要向在知产审判一线努力工作的各位法官,向离开知产审判续在其他各个岗位上辛勤工作的同志,特别是要向那些曾为知产审判做出过开创性贡献、现在已经退休或因各种原因离开法院的老同志表示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