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为我们讲述的是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仪军法官。
仪军,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立案庭庭长、综合审判委员会主任。审理的案件曾被评为最高法院十大案例和中国十大最具有研究价值的知识产权裁判案例。撰写的判决书曾获全国法院知识产权裁判文书三等奖,北京市知识产权裁判文书一等奖。两次荣立个人三等功,被评为北京市审判业务专家,北京市先进法官,北京市先进专利工作者,知识产权审判业务技能标兵。
我与知产审判的不解之缘
1995年3月10日,在见习期间的庭室分配会上,一同来市高中级法院工作的30名新人,我是最后一个被念到名字的,当时也没有想到,此后自己将与知识产权审判结下不解之缘。
那时,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知产庭才成立一年多,在很多人眼里,那是个既充满吸引力又让人羡慕和觉得神秘的业务庭。当得知被分配到知产庭见习后,我内心的惊讶丝毫不亚于其他人看我的眼光。后来想想,这也许是得益于我此前在中院民事审判庭实习和来院前半年在刑事审判庭见习时留下的“不惜力,肯干活儿”的评语吧。
1994年7月毕业后,我申请来到法院工作,作为一名普通高校的毕业生,在一同进入法院的工作的人员中,实在没有什么引人关注的资本。“要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出生在军人家庭,父母朴实的教诲始终鞭策着我。于是,我每天都早早来到单位,做好办公室的卫生,为同事们打好开水,为审判员当天的工作做好必要的准备,反复并认真地做着粘贴证据材料、电话通知当事人、庭审记录、文书校核、整卷归档等书记员本门却又略显枯燥的工作。
除此之外,我挤出时间按照办案组罗东川组长的指点,寻找案件当事人的争议焦点,对照法条进行研读,不时向师父们请教并与他们讨论。渐渐地,我的书记员业务在“笨功夫”下于全院名列前茅,我帮助审判员起草的裁判文书初稿历经数次的修改终于定稿,我撰写的案例评析在前辈的指点下开始在报刊上发表。
成为助理审判员后,我在2003年至2004年被庭里安排专门从事专利授权确权行政案件的审判工作。一两个月的时间,我把一本崭新的《审查指南》翻划成了“老课本”,不断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派驻法院交流的审查员学习,经常跑到“复审委”就案件中不明晰的技术事实和审查员进行研讨。慢慢地,我在研讨会上逐步有了话语权,承办的案件开始得到业内的关注。
到了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后,一直在审判一线的我开始从事之前从来没有做过的审判研究、审判管理等全院业务“大内勤”工作。专业化人民陪审员,技术调查官制度的构建与实践,立案、诉服、信访,多元调解+速裁、一站式诉讼服务体系建设等一系列司法改革举措,我通过不断学习从陌生到熟悉,并依托司法实践力求符合知识产权审判规律,扎实为审判工作服务。崭新的事业,固有的习惯,从冬日的清晨到夏天的夜晚,彰化路的灯光中,总能看到属于我的那一盏。既然是一只笨鸟,就始终选择不停飞。
到立案庭工作后,悄悄地,我迈过了50岁,看到现在部门里的年轻同志,好像看到了当年的自己,感受到了他们对提升业务水平的渴求,对获得认可的默默努力和证明自己的切切期待。有三句话是我经常和大家共勉的:
“希望大家能够在快乐的氛围中努力工作,在工作的收获中感受快乐。”这也是我在2006年竞聘庭长助理时的一个愿望。在我成为立案庭庭长后,助理起草的判决初稿,在我手里会改上八九稿;他们写的案例评析、调研文章我也会划上不少圈图和批注;每一次评议、研究案件,我都毫无保留地说明自己的想法,同时对有见地的意见毫不犹豫地签上“同意”。虽然返工很多次,但他们很高兴,因为在不断修改中感知到了自己的进步。
“立案庭的工作纷繁复杂,特别需要提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当下,司法机关正在为践行“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要求不懈努力,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不断取得进展。解决北京知识产权法院面临的问题,问题导向、靶向施策是破题的关键,守正创新、立破并举是解题的思路,处于审判前端的立案庭,更要有深刻的领悟。
我也常引用立案庭李辉法官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依法处置、规范操作,是我们工作最大的底气。”这不仅是坚守公平正义的基础,也是树立司法公正的最佳实践。用心传帮带,从他人的身上学习精华,分享并影响更多人,也是一种实在的快乐。
不经意间,持续从事知识产权审判已经整整27年,笑看过往的成绩与遗憾,我的目光已落在今后的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