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白池磊 知产财经
知产财经从海外媒体ip fray获悉,欧盟在世界贸易组织(WTO)对中国的标准必要专利(SEP)政策发起的两轮申诉近期出现重大波折。最新文件(WT/DS611/10)显示,欧盟在首次申诉中疑似败诉,并试图通过暂停专家组报告公开及发起二次申诉挽回局面,但其策略正面临多方质疑。
首次申诉陷僵局:欧盟疑似败诉后寻求“遮罩”裁决
2022年2月,欧盟首次向WTO指控中国法院通过“反诉讼禁令”干预全球SEP许可纠纷,但该案进展长期未公开。2025年2月21日,专家组向当事方提交最终报告,原定于4月10日向全体成员公布。然而,根据4月4日WTO文件(WT/DS611/10),欧盟于3月31日援引《争端解决谅解》(DSU)第12.12条,要求暂停专家组程序以启动上诉仲裁。此举意味着报告暂不公开,而欧盟主动请求上诉的行为被解读为其可能为败诉方。
文件引述双方此前达成的仲裁协议称,若一方在报告公布前10日内提出暂停请求,专家组将中止程序。欧盟的请求恰在截止日(3月31日)提交,随后专家组于4月1日将报告发送至仲裁员池。尽管程序上称为“暂停”,但专家组工作实际已完成,下一步将进入仲裁阶段。
二次申诉被指“重复博弈”,多国介入施压
在首次申诉悬而未决之际,欧盟于2025年1月20日再度指控中国法院未经协商单方面设定全球SEP许可费率。然而,此次申诉内容与首次案件高度重叠——前者聚焦“反诉讼禁令”,后者针对“费率裁定”,实质均质疑中国司法管辖权。
值得注意的是,英国、加拿大与日本迅速请求加入二次申诉的磋商(WTO文件WT/DS632/2、3、4)。三国均强调中国法院的SEP裁决缺乏透明度,损害其企业利益。日本称本国企业持有全球8.6%的5G标准必要专利,中国法院的域外裁决可能阻碍其在他国行使专利权;加拿大批评中国未回应欧盟依据《TRIPS协定》第63.3条的信息请求,违反透明度义务;英国则担忧其作为SEP纠纷主要仲裁地的地位受冲击,并提及2020年英国智能手机SEP许可费支出达1.08亿英镑,中国裁决将直接影响本国产业。
目前,首次申诉的专家组报告内容仍处于保密状态,最终裁决或通过仲裁程序落定。若欧盟确为败诉方,其二次申诉的正当性将进一步削弱。与此同时,中国司法实践与欧美域外管辖权的冲突将持续发酵。
知产财经将持续关注事件进展。
附WTO有关文件:
WT/DS6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