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口审公告显示,小米近期对华为名称为“一种锁屏方法及移动终端”的专利发起了无效宣告请求,将于7月21日口审。
据了解,专利口审是发明诉讼中的一种方式,无效方和被无效方在法庭上口头阐述自己的观点和自己专利有效的理由。
据悉,该专利包括:接收用户点亮移动终端屏幕的指令,点亮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在锁屏状态下,从所述移动终端存储的本地图片中调用第一图片替换预设锁屏背景,其中,所述第一图片由用户下载或拍摄得到,或者由服务器根据用户的喜好推送给所述移动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采用本发明,可实现在锁屏状态下锁屏背景的自动切换,用户只要点亮屏幕即可以看到新的锁屏背景,从而提高了锁屏背景的变化性以及切换效率,提升了用户对锁屏的新鲜感。
一直以来,小米与华为之间的专利纠纷持续进行。今年3月1日,据中国知识产权报第02版刊发的《重大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受理公告》信息,华为起诉小米四项专利侵权。公告显示,2023年1月17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了请求人华为提出的被请求人小米侵犯其四项中国专利的案件,这四个专利分别为:
国知保裁字〔2023〕1 号:专利号 ZL201110269715.3,发明名称“发送控制信令的方法和装置”;
国知保裁字〔2023〕2 号:专利号 ZL201010137731.2,发明名称“载波聚合时反馈 ACK / NACK 信息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国知保裁字〔2023〕3 号:专利号 ZL201380073251.6,发明名称“一种获取全景图像的方法及终端”;
国知保裁字〔2023〕4 号:专利号 ZL201810188201.7,发明名称“一种锁屏方法及移动终端”。
对此,小米方面当时回应称:“双方就专利许可在积极谈判;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提供了多元化的解决机制,包括行政和司法调解,通过第三方的调解机制解决许可问题是行业惯例;华为和小米双方均认为知识产权许可和合作有利于促进创新和公众利益,并认为调解是帮助达成许可的一种有效渠道。双方在继续积极谈判的同时,寻求利用多元化的调解机制,协助双方达成协议。”华为方面并未对此事作出回应。
此前,华为曾披露过专利方面的收入情况,在2019至2021年华为从全球获得了约 12亿到13亿美元的专利授权收入。华为还表示已于2021年开始向市场收取 5G 专利授权许可费,按照手机售价设定不同的收费费率、并设置每台手机不超过 2.5 美元的价格上限。
来源:综合第一财经、澎湃新闻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