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5日,以“5G Leads the Stride”为主题的2022全球移动宽带论坛在曼谷举行。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作主题发言。胡厚崑指出:“5G商用三年以来,在网络部署、消费者业务和行业应用方面取得了良好进展,已进入高速发展期。5G发展潜力巨大,但我们仍面临很多挑战。“他呼吁:“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充分挖掘和提升5G的网络能力,发展云、系统集成等多样化的服务,共同推进5G网络、应用和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截至2022年10月,全球已有230多家运营商推出了5G商用服务,共部署了300多万个5G站点,5G用户达7亿。基于网络部署的快速推进,5G正在从规模商用期跃升到高速发展期。
5G市场:机遇挑战并存
随着5G标准的逐步成熟,通信技术专利纷争四起。
高通和苹果的专利诉讼“车轮战”平息还不到三年,爱立信、诺基亚又开始在全球向手机厂商发起了5G专利诉讼战。据公开资料显示,目前爱立信至少在六个司法管辖区对苹果提起了专利侵权诉讼,而诺基亚从去年开始在英国、德国、西班牙、法国以及印度、印尼等多个地区向OPPO、vivo等中国厂商发送了“诉状”。
调研机构Strategy Analytics新兴设备技术研究服务在一份报告中指出,5G手机将在2025年每年为专利持有者带来近200亿美元的全球专利使用收益,而爱立信,诺基亚和高通三家公司将占据这些专利使用收益的绝大部分。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报告显示,当前全球声明的5G标准必要专利共21万余件,共涉及4.7万项专利族。其中,中国声明1.8万项专利族,全球占比40%,排名第一。据统计,在全球专利申请人中,华为公司以6583项排名第一,占比14%。智慧芽数据显示,全球在5G标准必要专利数量上领先的企业包括华为、三星、高通、LG、诺基亚、中兴、NTT、爱立信、OPPO、夏普等。
随着全球5G商用化的快速铺开,通信巨头们对专利费用的态度也不再遮遮掩掩。但5G专利费该收多少,行业中并没有统一的标准。
梳理上述企业的公开材料显示,爱立信早在2017年就公布了5G多模手机专利费标准,主要根据手机销售价格不同而有所调整,专利费用在2.5美元到5美元之间。
诺基亚则在2018年表示,5G SEP组合的许可费上限为每台设备3欧元。手机芯片企业高通的标准是5G单模手机将按照手机销售价格的2.275%来收取,5G多模手机按售价的3.25%收取,以单价500美元的手机算,高通单模和多模手机分别收取的费用为11.4美元和16.25美元。
华为也在2020年3月公布了5G专利对外许可,单台手机专利许可费上限2.5美元,此举充分说明,华为5G专利从播种耕耘进入收获期,也彰显了华为5G核心技术在全球产业链中的话语权。
近十年来,华为研发费用达8450亿元人民币,2021年研发费用1427亿元人民币,约占全年收入的22%,在欧盟工业研发投资排行榜名列全球第二,今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为1100亿元人民币,超过去年同期。正是华为20多年在2/3/4/5G、WIFI4/5/6、H.264/265/266等主流标准上的战略聚焦和持续海量投入,才获得了今天在5G、WIFI、音视频等领域的技术领先。
华为公司知识产权部部长樊志勇表示,我们宣布手机费率不超过2.5美元,也考虑了其他公司的定价,虽然我们专利价值更高,但我们定价并不比他们高,甚至还要更低,但我们也不接受过低的价格,因为过低的许可价格会压制创新。标准必要专利的价格受公平、合理、无歧视的许可条件约束,并不是谁专利多就可以随意定价的。在出现争议时最后实际上是司法定价。对于话语权,我觉得专利多是能提升影响力的。如果未来有5G池,当我们要加入时,我相信池的运营公司也会更多去考虑华为的意见。除了专利多外,我们既是使用人又是权利人,更多听我们的声音,有助于设计对权利人和使用人都更易于接受的许可框架。
5G引领飞跃
相对于4G,5G用户体验实现了大幅提升,以视频为代表的全新消费行为已经形成。这带动了上网流量(DOU)两倍增长,同时ARPU值提高20%~40%,推动了运营商联接收入的稳步增长。
同时,5G面向行业的应用正在成为运营商收入增长的新引擎。目前,在油气、制造、交通等领域,全球多个市场已涌现出由5G驱动的新应用。这些应用不仅带来了业务上的创新,也开始为运营商带来了实际的商业价值。比如,在2021年,中国运营商5GtoB商用项目超过3000个,收入超过34亿元人民币,撬动10倍DICT收入,成为运营商收入增长最快的业务领域。
5G创造了很多新场景、新应用、新模式,这为整个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要抓住这些机遇,胡厚崑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做好准备。
首先,持续技术创新,完善网络建设,提升用户体验。5G的建设不仅要满足覆盖要求,更应围绕业务和体验来建网。优质的用户体验,是吸引消费者更多地选择5G服务的关键。比如,中国运营商围绕抖音业务体验优化网络,首屏时延缩短50%,卡顿率降低为原来的十分之一,实现流量倍增。
其次,共同定义和推动5.5G产业有序发展。推动5G的持续演进,面向2025年,实现5.5G“下行10Gbps、上行1Gbps、千亿联接、内生智能”的四大关键特征。胡厚崑呼吁:“希望产业共同携手,推动5.5G标准定义、频谱获取和产业链构建。”
最后,开展业务和商业创新,充分释放5G红利。基于5G大带宽,低时延的网络能力优势,运营商可以把5G、云、AI等充分协同融合起来,为消费者用户提供全新的业务体验,如XR、云游戏、新通话等;同时,为企业用户提供便捷、可靠、安全的数字化服务。在此过程中,运营商可以从联接供应商,拓展到云服务商、系统集成商,从而开辟新的收入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