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丁文 知产财经
12月9日,通讯行业的两则重磅新闻引起了市场强烈关注。一是华为与OPPO宣布签订全球专利交叉许可协议,该协议覆盖了包括5G标准在内的蜂窝通信标准基本专利;二是苹果与爱立信在专利诉讼的审判期间解决了双方纠缠许久的5G专利纠纷,就全球交叉许可达成一致。与后者相比,华为与OPPO的全球专利交叉许可是首个国内大型专利权人和大型智能手机公司达成的交叉许可,因此也更引人关注。
华为与OPPO的许可之路
从本次华为、OPPO官宣的内容来看,双方对彼此专利的质量和价值等都给予了认可。
OPPO首席知识产权官冯英表示,“我们很高兴与华为达成一揽子专利交叉许可协议,这充分体现了双方对彼此知识产权实力的认可和尊重,是双赢的结果。我们将一如既往倡导建立长期健康的知识产权生态,主张以友好协商的方式解决知识产权许可,互相尊重专利价值”。
华为知识产权部部长樊志勇表示:“经过20多年的持续创新,华为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包括5G、Wi-Fi、音视频等多个高价值专利包。华为很高兴与OPPO达成交叉许可协议。企业间相互认可知识产权价值,可以促进高价值标准技术研究“投入——回报——再投入”的创新正循环,提升产业的可持续创新能力,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
华为法务部副总裁、重大项目部部长沈弘飞在接受知产财经采访时表示:“我们过去一年中在全球智能手机、智能车、网络、IoT等领域新达成了近20个许可协议,包括三星、OPPO、NORDIC等。在华为已经签订许可协议的国内厂商中,OPPO是其中规模最大、自有专利最多的一个。我们认为和OPPO签订协议也标志着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走向成熟,已在国内的创新技术市场发挥了重要的调节作用。”
事实上,大部分的专利许可都不需要有“诉讼”的前置程序,只要双方在许可条款,主要是费用条款层面可以达成一致,协议就可以落地。当然,本次华为与OPPO的合作并不是坐上“椅子”就直接敲定的,双方在走去谈判桌的路上也进行了一系列的试探。
2020年夏天,华为分别针对OPPO的欧洲专利EP3085161、EP3002881向欧专局发起异议。9月4日,华为再次针对OPPO两项欧洲专利发起异议程序。同日,一家专利运营机构3G Licensing S.A.也针对OPPO四项欧洲专利发起异议,其中两项被异议专利与华为重合。当时集微网报道了华为这一系列动作的消息,但是外界并不清楚华为的用意,OPPO也没有回应此事。2021年8月20日,欧专局公告显示华为又于同日撤回了上述四项异议申请。
到了2022年,双方开始了暗地的交锋。首先是专利运营公司Crystal Clear Codec(简称“CCC”)在中国、德国起诉OPPO专利侵权,该CCC公司用于诉讼的专利恰好是华为受让过去的。8月,OPPO在国内针对华为六项同族专利向国知局提起无效宣告。
虽然双方始终没有开始实际的对抗,但由于上述一系列动作,外界一度猜测国内这两家头部厂商会“打起来”。现在,双方牵手成功实现双赢无疑是最好的结果。
已打响的专利战还要走多远?
从华为、OPPO官宣的内容可以看出,双方在宣布这一消息的同时还传递了其他重要信息。拥有大量年轻、高质量专利并且持续发力专利运营业务的华为,强调了合理收费、良性许可循环对产业持续创新的必要性;海外发展势头强劲且持续发力专利布局的OPPO则坚持主张以友好协商的方式解决知识产权许可,强调“交叉许可”。双方都在公告中明示或者暗示其他一些公司“应该更加努力地与华为/OPPO达成类似的许可交易”。
根据今年4月中国通信院发布的《全球5G专利活动报告(2022年)》,截止到2021年12月31日,在ETSI进行5G专利声明的产业主体中,华为14%排名第一,诺基亚7.6%排名第八,OPPO 4.5%排名第九。
除5G专利外,华为在WIFI、音视频领域也持有大量的专利。根据2022年11月NGB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Contribution analysis on Wi-Fi 4 to 7》,WiFi 6提案华为占比第二 (12%),WiFi 7提案华为占比第一(22.9%)。截至2021年2月,IPlytics平台数据库收集了8000多份VVC贡献,其中只有大约1100份VVC贡献被确定纳入最终的VVC标准。高通在VVC标准贡献者排行榜上名列第一,占比16.39%,其次是华为,占比12.95%。根据2022年12月Manage IP最新的研究报告,华为以324件专利家族在VVC标准贡献者中排名第一。
华为一方面在积极进行专利许可授权,一方面就4/5G、WIFI和音视频专利等发起了一系列的侵权诉讼。例如近期在德国曼海姆和慕尼黑地区法院对汽车制造商Stellantis提起诉讼,指控Stellantis将其专利用在汽车导航或软件更新功能上,构成侵权。据外媒报道,Stellantis每年生产600万辆汽车,因此这起争议可能涉及高达数亿欧元赔偿。
今年10月,华为公司以侵害发明专利权纠纷为由,将亚马逊公司、亚马逊服务公司、亚马逊信息服务(北京)有限公司、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仁宝电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等诉至法院。据了解,案件已于12月8日在江苏省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除在中国外,华为也同时在德国慕尼黑、杜塞尔多夫和曼海姆地区法院指控亚马逊在Echo扬声器和Kindle上使用的四项WLAN专利侵权。
此外,华为还分别在德国杜塞尔多夫地区法院、慕尼黑地区法院对路由器厂商Netgear和路由器供应商AVM提起诉讼,指控Netgear公司侵犯其路由器的两项Wi-Fi专利,而AVM公司侵犯其两项WLAN专利。
纵观近年来频发的全球性专利诉讼,无论是爱立信与苹果,诺基亚和戴姆勒,还是OPPO与夏普,多数均以和解告终。或许对于各方而言,诉讼只是达成许可过程中的方式和途径之一,至于如何打,打多久,则取决于双方对专利价值的认可度、备战策略等各方面因素。上述已经打响的专利战未来走势如何?知产财经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