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汤溪贺 知产财经全媒体
编者按:山西老陈醋、吉县苹果......这些山西省地理标志产品,随着近期《中欧地理标志协定》的正式签署,将获得更高水平的保护。2020年11月16日-17日,知产财经记者随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走进山西,对山西省商标注册便利化改革情况等进行了深度调研。
商标受理窗口打造“便民直通车”
11月16日下午,知产财经记者走进太原市政务服务中心大厅,山西檀润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原俊丽正在商标注册申请受理窗口办理业务。据原俊丽介绍,此次是为公司申请2个医疗器械类商标“益眼明智”和“益眼汇智”,主要用于眼镜等产品。
(原俊丽在窗口办理业务并向记者展示所注商标)
为了了解相关流程,原俊丽提前进行了电话咨询。“我一开始是给太原市商标受理窗口打电话,工作人员告知我商标注册申请的一般流程、收费标准以及准备哪些申请材料,然后我才来的受理窗口。”原俊丽告诉知产财经记者,不光商标注册申请流程便捷,缴费和发票申请也都可以在网上直接操作。据她介绍,今年10月中旬公司已经为“益眼明智”和“益眼汇智”申请了第9类商标,如果进展顺利,明年4-5月份即可拿到商标证书。
2017年3月,太原市和长治市商标受理窗口正式启动,承担着注册、变更、续展、转让等2类23项业务。“为了尽快让广大经营户知晓商标注册相关服务,太原商标受理窗口自运行之初,就与企业注册窗口设在一起,使企业在成立之时,就能知道去什么地方办理商标注册。”太原市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连波向记者介绍道。
商标受理窗口是否便民利民,除了百姓有发言权,相关工作人员也深有体会。作为太原商标受理窗口的第一批办事员,现就任于太原市市场监管局的韩钢科长对“阳曲小米”地理标志的申请过程记忆犹新。
“阳曲县以前是贫困县,我们最初的目的就是想挖掘一些地理标志产品,助推精准扶贫,带动更多专业合作社和广大农户增加收益。”韩钢告诉记者,2017年9月,他和原工商局的同事在广泛听取了当地县志办、史志办的专家意见后,确定“阳曲小米”符合地理标志的申请条件。通过和县政府以及阳曲县市场监管局的进一步沟通,正式开始着手申报工作。
2017年12月,韩钢和同事运用商标窗口提交了“阳曲小米”地理标志的申报材料。他回忆道,“当时国家知识产权局和太原市原工商局也给了很多意见和建议,让我们对申报材料进行及时修改、补充。2019年3月25日,我们终于拿到了‘阳曲小米’的地理标志商标证书。”
据了解,太原市和长治市两商标受理窗口已在去年1月完成商标纸质件申请向网上申请的转换,全面采用网上申请系统受理商标业务。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处处长杨丽峰告诉记者,商标注册便利化改革以来,山西省商标注册量明显增长,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全省有效注册商标210363件,与2017年相比净增101394件,增长率达93%。2018年至2020年第三季度,太原市商标申请量共计61921件,其中窗口受理3548件,占比5.73%;长治市商标申请量共计9285件,窗口受理789件,占比8.50%。
地理标志产品成为百姓“聚宝盆”
山西省历史悠久,物产丰富,地理标志资源尤甚。山西省地标协会会长李美霞向记者介绍道,截至目前,全省已有“运城面粉”“沁水蜂蜜”“隰县玉露香梨”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75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6件。据协会调研统计,山西各地至少还能挖掘注册约430种地理标志产品。
产品价值在申请地理标志后有何变化?阳曲县食品行业协会会长吴翠萍告诉记者,以“阳曲小米”为例,贴有“阳曲小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新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的小米不但畅销,而且价格比不贴该标志的其他同类产品价格高出很多。“小米每斤的收购价已经从2017年的1.8元上升至2019年的3.6元,销售价也从每斤5元上升至8元左右。同时我们采取‘协会+合作社(公司)+农户’的模式,解决了社员卖粮难、价钱低的实际问题,光我们合作社就带动周边农户受益3000户。”
不仅如此,阳曲县还利用电商手段开展地理标志扶贫品牌推介,打通了线上线下双渠道销售,直接带动谷子收购价格的持续上涨。据阳曲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王志勇介绍,在“阳曲小米”产业辐射带动下,2017-2019连续三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达10%以上。带动全县1.6万农户、户均增收1874元,其中带动贫困户2194户、户均增收1890元,直接增收效益达6000余万元。
(参观太后香公司小米加工基地)
记者一行人还来到山西太后香食品开发有限公司基地,参观了“三道碾小米”的加工处理过程。公司副总经理刘生平向记者介绍道,他们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安置了当地剩余劳力120多人,逐步带动周边农户2.5万户发展种植干果系列和小杂粮产业。
“从前粮食价格低,一家人只靠几亩地根本不够维持生活,现在家里除了种植小米等粮食外,还能在这边打工,离家近,也能多挣一些。”太后香工厂的一名女工告诉记者。
提到山西,多数人首先想到的一定是山西老陈醋。作为家乡的品牌代表,山西醋业也发挥了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紫林醋业是地理标志产品“山西老陈醋”的品牌之一,据公司副总经理闫裕峰介绍,目前公司拥有自建种植基地2000余亩,每年解决就业近800人,年带动农业种植基地6.5万亩,带动农民1.5万户,农业经济效益达12亿元。同时,随着各家企业的做大做强,也相继带动了周边包装印刷业、运输业、养殖业等产业的发展。
多地联动树立产品质量标杆
品牌先行后,产品质量更要跟得上。为了完善标准化规程,山西省多个地市因地制宜,不断摸索适合自身的发展路径。
山西省地理标志产业协会会长李美霞告诉记者,“结合山西地理标志产业发展实际,协会研究制定了《山西省地理标志产品团体标准》,完成了《山西省地理标志产品追溯体系公共平台建设方案》,强化标准实施的监督和管理,并向全省117个县发了地理标志商标注册与保护的建议函,不断提升产品质量、规范市场秩序,促进山西地标产业发展更加规范有序。”
据运城市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市非公有制企业党组书记钱如江介绍,运城市果业发展中心先后聘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山西农科院等科研院所专家,以苹果、梨等主要出口农产品为重点,按照国际标准制定出全域性果品和全产业链生产技术规程,为农产品生产树立了标准。2019年,运城红富士、梨、油桃生产技术规程正式发布;2020年,运城市果业发展中心编制完成樱桃、葡萄、毛桃等生产技术规程并申请发布。平陆县神鹰合作社为了发展“玉露香梨”产业,推行有机肥旱作技术,推广标准化“植保懒配方”,走出了一条促进农民增收,助力脱贫攻坚的新路子。
钱如江告诉记者,万荣县在推进地标监管工作中,帮助地标注册人制定发布了首份中国鲜苹果地方标准——《万荣红富士苹果》山西省地方标准(DB14/T1069-2015)。而标准化的深入推行也带动了苹果宴、香菇种植、果汁、冻果圈、物流园、电商企业、苹果博览园等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为运城水果远销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等国家和地区具备了技术标准条件。
面对市场上出现的侵权假冒行为,为了保护商标权人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晋城市市场监管局同市法院签署了《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合作备忘录》,和市法院等六部门建立了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联席会议制度;同市公安局建立了《协作联动机制的意见》,形成密切配合、信息共享、证据互认、同步介入机制,提高了执法效率。据山西省市场监管局副局长闫莉莉介绍,近两年已经与公安部门联合执法29次,推动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和行政保护深度融合。此外,市场监管局还与其他地区签署了《晋冀鲁豫四省跨地区知识产权执法维权保护合作协议》,同新乡市知识产权局建立案件会商机制,并定期召开执法交流活动。
“当前,山西省已经迎来了地标产业发展最好的窗口期、关键期,正是实现大提升的时候。我们将做好地标资源的发现、挖掘、打造、推广和宣传工作,逐渐探索形成政、产、研、标、品、企协同发展的产业发展服务模式,助推我省地标产业发展壮大。”地标协会的李美霞会长对未来地理标志的发展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