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孙磊 中国社科院大学互联网法治研究中心 特约研究员
随着中国网络游戏产业从2016年开始快速发展,整体行业的产值逐年攀升。而与之并列的,游戏黑色产业作为一种新型侵权模式,长期以来寄生在每一家游戏公司身上,却并未受到司法界、学术界等重视。2019年开始,全国各地一些游戏公司开始针对新型侵权模式展开维权行动,但由于游戏黑色产业本身的隐蔽性以及司法机关普遍对于游戏黑色产业感到陌生,在司法实践中,权利人面临着一个巨大的难题——即便证明了被告的侵权事实,但在论证侵权结果带来的损失时,司法机关需要权利人提供相应证据及逻辑自洽的计算公式,权利人往往无从下手。本文拟针对不同种类的新型游戏侵权类型,不同游戏产品的核心玩法、付费设计等方面,总结出定损考量时的七个层面。
一、常见的新类型侵权模式
(一)代充值
大部分网络游戏设计了“一级货币”、“二级货币”作为游戏内的虚拟货币,用户通过在游戏内充值获取,“一级货币”、“二级货币”可以用于购买游戏内角色形象、服饰、道具等,是游戏唯一的获利方式。IOS客户端游戏“一级货币”、“二级货币”充值购买流程为:用户在游戏官方商城内点击选定特定面额的“一级货币”、“二级货币”后,游戏软件引导用户进入苹果公司的支付渠道向苹果公司支付相应金额的货币,苹果公司在收到用户充值货币之后,游戏服务器会根据苹果公司反馈的入账信息向用户的游戏账号发放相应数额的游戏“一级货币”、“二级货币”。如充值未出现退费或非法交易行为,苹果公司将定期与游戏公司结算用户充值费用。而代充值服务则以“低于官方价格”作为吸引点,通过诸如“盗刷黑卡”、“拦截缓存”“恶意退款”等多种方式,利用IOS平台规则漏洞,骗取游戏公司的钱款。
(二)代练
游戏代练是指缺乏时间或操作技术的游戏玩家雇佣具有专业技术的团队或个人使用该游戏玩家的账号代其完成指定活动的行为,包括但不限于提升等级、代刷副本、代刷装备等,常见于大型多人在线游戏。
(三)代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