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丁文 知产财经
导言:华硕与Celerity IP联手,在欧洲对小米、OPPO等手机厂商发动专利攻势,却遭到后者的强烈反击。禁令、诉讼与“天价要约”背后,是一场技术企业身份转型的阵痛,也是专利秩序的试炼。
华硕正在经历一场重大的战略调整,从一家以硬件制造著称的设备制作商转型为积极的知识产权资产货币化实体。2022年,华硕成立了华硕技术许可公司(ASUSTeK Technology Licensing,简称ATL),认为未来三年“应该非常有机会”实现30亿元新台币的专利授权收入[1]。对一家曾以研发与产品力立身的公司而言,这几乎是一场基因突变。ATL的成立标志着华硕正式加入全球专利经济链条,试图通过专利资产实现稳定现金流,而非单纯依赖硬件销售。
华硕此次专利诉讼运动,并非孤立的法律行动,而是一场由ATL及其独家代理Celerity IP主导的、在全球多个司法管辖区协同展开的专利变现行动[2]。其主要目标是利用华硕积累的3G、4G、5G标准必要专利(SEPs)组合,对全球移动终端市场的竞争对手施加压力。
华硕 VS 联想:欧美跨洲攻防
对联想集团的法律行动是这场战役的开端,这也是一场跨越欧美的攻防博弈。华硕方首先于2023年8月在德国慕尼黑地方法院对联想发起SEP侵权诉讼,意图利用该法院快速颁布禁令的效率优势施压实施方。
联想随后在美国发起反制,于2023年11月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简称ITC)提起337调查,将华硕列为被告,要求禁止其Zenbook Pro等产品进入美国,并在加州北区提起平行诉讼。联想在ITC主张的专利涉及无线通信、双轴铰链结构等技术,例如美国专利号7,792,066和8,687,354。
2024年6月,联想将争端扩展到全球,在统一专利法院(简称UPC)、慕尼黑地方法院针对华硕提起基于EP3682587的专利侵权指控。随后,华硕关联公司Innovative Sonic Corporation(简称ISC)也选择在UPC、杜塞尔多夫法院起诉联想,认为后者侵害其SEP专利。
今年6月,ITC确认了行政法法官的初步裁定,认定华硕未构成侵权,尽管联想是申诉方,但该案最终结果对华硕有利[3]。双方之间的其他案件还在审理中。
表1:华硕与联想诉讼一览[4]

华硕 vs 美国运营商:990亿美元天价索赔
本轮华硕专利资产货币化战略中,近期最具有话题度的法律行动是其通过关联公司针对美国主要移动运营商和网络设备制造商发起的巨额损害赔偿诉讼。
2024年8月开始,华硕在美国得克萨斯州东区联邦地区法院和得克萨斯州北区联邦地区法院等法院针对美国主要移动网络运营商:AT&T、Verizon和 T-Mobile USA,以及关键的网络设备供应商爱立信发起专利侵权诉讼,指控被告侵犯了其多项与4G LTE和5G通信标准相关的标准必要专利,例如涉及载波聚合技术以及无线通信系统中二次小区释放方法的美国专利US 9,237,489和US 7,664,059。
此系列案最引人注目的细节,是在与此案平行的英格兰及威尔士高等法院的FRAND听证会中披露的:华硕及其关联公司要求的许可使用费高达990亿美元。这一数字被业内人士认为是“过高”且“挑战商业理性”的。据海外博主IP fray披露,这990亿美元中约有20%,即约200亿美元,可能归因于诺基亚提供的网络基础设施,并可能需由诺基亚承担赔偿责任。[5]
作为防御,被告运营商正在通过美国专利审理和上诉委员会(PTAB)对涉案专利发起多方复审(IPR)程序,挑战其有效性。[6]
表2:华硕与美国运营商诉讼一览[7]

华硕vs小米、OPPO:战火扩大
今年5月,华硕开始在欧洲围猎小米、OPPO,陆续在德国法院、UPC起诉小米、OPPO专利侵权并寻求销售禁令。在华硕方于德国慕尼黑地方法院对小米提起专利侵权诉讼后,小米迅速在英格兰及威尔士高等法院发起反击,要求法院对涉案标准必要专利的FRAND许可条件进行司法认定。小米此举的核心意图,是将战场从德国的“禁令威胁”转移到英国的“费率裁定”,以此掌握谈判的主动权。[8]
近年来,英格兰及威尔士高等法院已成为全球FRAND费率裁定的重要司法管辖点,其判决不仅具有国际影响力,还能通过“临时许可”(interim license)机制,为面临禁令风险的实施方提供经营保护。根据此前在“Panasonic诉小米案”等案件中确立的规则,只要被诉方愿意接受并支付法院最终确定的FRAND费率,即被视为“情愿的被许可方”,专利权人便难以再以禁令作为施压手段。[9]小米正是利用这一制度优势,试图借助英国法院的临时许可机制,抵消华硕方在德国法院、UPC体系中寻求禁令的压力。于是,这场法律攻防演变为一场跨国司法的“管辖权竞赛”——华硕方依靠德国法院快速签发禁令逼迫实施方进入谈判,而小米则以英国法院的审慎定价制度为谈判套取定价、时间筹码,通过时间与程序博弈,削弱对方利用禁令获取高额许可费的策略。
相比以往的防御姿态,小米与OPPO此次在欧洲展现出更为系统的应对策略。两家公司过去数年间在与诺基亚、爱立信、InterDigital等通信巨头的多起标准必要专利诉讼中积累了丰富经验,深谙FRAND原则在不同法域中的博弈空间。对华硕方在多国同时发动的诉讼攻势,小米不仅在英国提起“FRAND费率裁定之诉”,还反手指控华硕侵犯自身专利,并将法律行动延伸至其在欧洲的分销商与合作伙伴。这意味着战火已从技术许可延伸至供应链端口,一旦分销渠道被卷入诉讼,华硕在欧洲市场的销售体系将面临连锁震荡与声誉风险。[10]
表3:华硕与小米、OPPO等诉讼一览

华硕的角色反转
华硕如今的行为,与几年前自己作为被告时的主张完全相悖。
在过去与诺基亚的专利纠纷中,华硕曾强烈批评对方“滥用禁令”,认为应通过司法裁定确定许可费率,以保障双方在FRAND框架下的公平谈判。当时的华硕,还是那个代表“技术理性”的企业,被视为对抗专利流氓的“理性玩家”。但当身份转为原告后,华硕却迅速改变立场——不再强调“合理费率”,反而在多个司法辖区同时申请禁令,企图通过封锁市场来制造压力。
华硕的转型路径,其实有着现实的商业逻辑。随着全球硬件行业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专利许可成为越来越多技术企业寻求稳定现金流的重要途径。从苹果、诺基亚到高通,不少公司都曾依托庞大的知识产权组合,完成从制造驱动到技术驱动的结构转型。华硕的技术积累更多集中在消费电子与系统设计领域,其专利布局虽广,但在标准必要性和产业基础性上相对有限。这意味着,华硕若希望通过司法手段快速提升授权收益,需要在策略与合规之间取得更精确的平衡。在欧洲等监管体系相对成熟的市场,专利诉讼与竞争法往往交织出现,相关机构可能启动市场行为审查。因此,对华硕而言,如何在积极主张权利与维持市场信任之间找到合理边界,将直接决定其“专利化”转型能否真正成为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这场由华硕引发的跨国专利战,或许是全球科技产业结构转向的一个缩影。随着利润从硬件制造流向专利技术本身,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新定义自身角色——从生产者变成专利运营者,从市场竞争转向规则博弈。专利正成为新的商业货币,也成为衡量技术与策略边界的标尺。而华硕,正站在这个临界点上。
注释:
1.https://www.cna.com.tw/news/afe/202303100300.aspx
2.https://www.glscap.com/monetization-of-patent-portfolios/
3.https://ipfray.com/itc-sides-with-asustek-in-wireless-communications-patent-infringement-dispute-against-lenovo/
4.https://ipfray.com/itc-sides-with-asustek-in-wireless-communications-patent-infringement-dispute-against-lenovo/
https://ipfray.com/asustek-affiliate-suing-lenovo-in-upc-as-well-as-munich-i-regional-court-september-trial/
https://www.usitc.gov/press_room/news_release/2023/er1215_64674.htm
https://ipverse.greyb.com/unified-patent-court/cases/case-details/asustek-computer-vs-lenovo-singapore--upc-cfi-667-2024
https://ids.usitc.gov/case/8157/investigation/8482
https://ipverse.greyb.com/unified-patent-court/cases/case-details/innovative-sonic-vs-motorola-mobility--act-36792-2024
5.https://ipfray.com/asus-says-frand-but-wants-99b-for-sep-license-approximately-20b-attributable-to-nokia-uk-interim-license-hearing-kicks-off/
6.https://portal.unifiedpatents.com/ptab/case/IPR2024-01143
7.https://dockets.justia.com/docket/texas/txndce/3:2024cv02092/393529
https://insight.rpxcorp.com/litigation/txedce-225649-innovative-sonic-v-at-t-inc-et-al-pursuant-to-the-court-order-docket-in-lease-case-2-23cv486#overview
https://ai-lab.exparte.com/documents/dct/4481841/2-23-cv-00489_txed_complaint_exparte.pdf
https://ipfray.com/asus-says-frand-but-wants-99b-for-sep-license-approximately-20b-attributable-to-nokia-uk-interim-license-hearing-kicks-off/
8.https://www.ipeconomy.cn/zhuanti/9820.html
9.https://www.ipeconomy.cn/yuanchuang/8850.html
10.https://caseboard.io/cases/91f99bc4-409a-4e3d-92cd-036478c601c9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知产财经立场,平台并不承诺对内容负责,如有相关疑问,请联系文章作者。)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