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丁文 知产财经
导言:2025年9月11日,德国杜塞尔多夫地区法院就KPN诉OPPO专利侵权案作出判决,认定OPPO未侵犯KPN持有的EP 2377337号专利,并驳回KPN全部诉讼请求。此次失利是KPN欧洲诉讼策略遭遇的又一次重挫,目前其针对OPPO的专利诉讼攻势已接连受挫,仅剩在统一专利法院(UPC)的诉讼仍在进行中。
KPN与OPPO:从德国到UPC的专利攻防战
KPN(Koninklijke KPN N.V.)作为荷兰老牌电信运营商,在5G及相关技术领域的标准必要专利(SEP)上具有一定布局,其专利策略主要依赖专利许可收入,并习惯于通过诉讼推动与潜在被许可方的谈判进程。过去,KPN曾在美国对爱立信(Ericsson)提起专利侵权诉讼,并于2022年8月获得3150万美元的陪审团裁决(尽管之后涉案专利被无效)[1];同时,它也在欧洲同时起诉了小米和OPPO等智能手机公司[2]。然而,KPN专利组合的稳定性和有效性正面临严峻挑战和质疑,这一点在其与OPPO的欧洲专利诉讼中尤为明显。
自2022年5月起,KPN以EP 2377337号专利为基础,在德国杜塞尔多夫地区法院(案号:4b O 44/22)起诉OPPO德国子公司专利侵权,要求禁止OPPO在德国销售相关产品,意图以此施压OPPO接受高额许可费。审理期间,由于OPPO于2022年8月向德国联邦专利法院提出对该专利的无效请求(案号:4 Ni 72/22(EP)),侵权诉讼一度中止。2024年4月,联邦专利法院在KPN大幅限缩保护范围的前提下维持了该专利部分有效,侵权诉讼随后恢复审理。最终,杜塞尔多夫地区法院于2025年9月11日判决OPPO未侵犯其关键权利要求12,驳回KPN全部诉讼请求。至此,KPN在欧洲针对OPPO发起的三起专利诉讼均未获胜[3]。
除上述案件外,KPN还曾基于EP 2291033号专利在杜塞尔多夫地区法院起诉OPPO(案号:4b O 27/22)。该诉讼于2023年10月中止,等待专利无效程序的结果。2024年8月,德国联邦专利法院宣告该专利所有涉案权利要求无效(案号:4 Ni 73/22 合并 4 Ni 88/22)。KPN已就这一判决向德国联邦最高法院提起上诉[4]。与此同时,OPPO通过其关联公司VERIFYIP JUNO BV在荷兰提起的专利无效诉讼也获得成功,海牙地区法院判决该专利在荷兰无效(案号:C/09/642293/HA ZA 23-131)[5]。
连续受挫后,KPN转而将诉讼重点转向统一专利法院(UPC)。2024年9月,KPN在UPC海牙地方法院提起针对EP 2387844号专利的侵权诉讼(案号:ACT_49159/2024及UPC_CFI_502/2024)。然而,2024年12月,欧洲专利局上诉委员会以“增加新主题”为由将该专利全部无效(案号:T1841/23)[6],这对KPN的UPC诉讼策略造成重大打击,也反映出EPO对专利有效性审查极为严格。
2025年1月,KPN再次于UPC提起诉讼,指控OPPO侵犯其EP 2337403号专利(案号:ACT_53784/2024),该案目前仍在UPC海牙地方法院审理中,由法官Edger Brinkman主审[7]。值得注意的是,该专利与此前在德、荷已被无效的EP 2291033属同族专利,其权利稳定性存疑,最终结果对KPN而言并不乐观。
表格1:KPN对OPPO的侵权诉讼案件一览表
表格2:OPPO对KPN的专利无效案件一览表
总体来看,KPN在欧洲对OPPO发起的四起专利侵权诉讼已接连失利,除尚在UPC审理中的EP 2337403案外,其余三案要么败诉,要么所涉专利被宣告无效。这一系列结果不仅反映出KPN专利组合在有效性和可执行性方面存在较大问题,也突显了OPPO积极高效的专利防御策略——通过多法域无效程序和诉讼反击,有效应对了来自专利权人诉讼挑战,显著削弱了其基于稳定性不足的专利所发起的攻势。
德国“双轨制”与UPC“一站式”审理的碰撞
KPN与OPPO的专利对抗不仅是一场商业与策略的较量,也折射出欧洲专利司法体系中两种制度的碰撞:即德国传统的“双轨制”与新兴的统一专利法院(UPC)模式之间的差异。
过去很长时间里,德国法院因其高效及亲权利人倾向而备受权利人青睐,其侵权与无效程序分离的“双轨制”使专利权人容易获得禁令,从而增强谈判优势。然而,这一体系也在去年的OPPO与VoiceAge EVS的专利诉讼中得到重大调整。在VoiceAge EVS诉HMD及OPPO等案件中,慕尼黑高等法院引入“担保前置”规则,要求实施方提出FRAND抗辩时须先提供相当于权利人许可报价的财务担保,否则抗辩可能被驳回。该机制试图以经济手段推动双方回到谈判桌,实现纠纷一揽子解决,但也因可能加重实施方负担、变相认可权利人定价权而引发争议。无论如何,德国法院都在尝试褪去“禁令自动颁发机”的标签,与英国法院直接裁定许可费率的做法相比,德国正寻求在传统禁令体系与FRAND原则之间建立新平衡。
与德国“双轨制”形成对比的是,自2023年6月开始运行的统一专利法院(UPC),建立了一套覆盖欧洲多国的统一诉讼体系,它采用侵权与无效合并审理的“一站式”模式,从而在制度上避免了“禁令鸿沟”问题,也为被告方创造了更公平的诉讼环境。在临时禁令的签发上,UPC显得更为审慎,要求专利权人必须提供足够证据,证明涉案专利很大可能有效且确实被侵权。[9]
KPN在UPC的失利,进一步表明在这一新体系下,专利本身的稳定性至关重要。尽管UPC裁决可在多国自动生效,效率显著,但也正因如此,一旦专利被宣告无效,带来的影响也可能是毁灭性的——权利人的诉讼基础将瞬间崩塌。例如,KPN所依赖的EP 2387844专利被欧洲专利局上诉委员会全部无效,就清晰体现出UPC系统下“一损俱损”的高风险特性。
KPN与OPPO之间的这次专利攻防战,为业界观察欧洲专利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不仅展现了企业如何通过多法域无效与抗辩策略有效应对侵权诉讼威胁,也清晰揭示了德国传统诉讼程序与新兴UPC机制之间的实操差异。截止到目前,KPN的接连失利也表明:在欧洲专利诉讼中,权利人单纯依赖“诉讼+禁令”迫使实施方接受许可报价的策略已难以奏效,专利质量、跨法域协调能力及对FRAND原则的灵活运用正成为影响博弈结果的关键。对于从业者而言,此案再次凸显了专利稳定性在诉讼策略中的核心地位,以及针对不同法域制定精准应对方案的重要性。知产财经将持续关注本案后续进展,追踪德国“担保前置”原则的司法认定及UPC审判实践的新动向。
注释:
1.https://www.ciplawyer.cn/articles/150518.html
2.https://www.juve-patent.com/cases/klaka-and-gulde-defend-oppo-against-kpn-in-dusseldorf/?utm_source=chatgpt.com
3.https://www.juve-patent.com/cases/klaka-and-gulde-defend-oppo-against-kpn-in-dusseldorf/?utm_source=chatgpt.com
4.https://www.juve-patent.com/cases/xiaomi-destroys-kpn-patent-with-bardehle-in-first-instance/
5.https://uitspraken.rechtspraak.nl/details?id=ECLI:NL:RBDHA:2025:11810&pk_campaign=rss&pk_medium=rss&pk_keyword=uitspraken
6.https://www.ipeconomy.cn/qushi/9011.html
7.https://www.juve-patent.com/cases/klaka-and-gulde-defend-oppo-against-kpn-in-dusseldorf/
8.https://www.ipeconomy.cn/dongtai/9199.html
9.https://www.taylorwessing.com/en/synapse/2025/two-years-of-upc-patent-litigation/preliminary-injunctions-in-the-upc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知产财经立场,平台并不承诺对内容负责,如有相关疑问,请联系文章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