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产财经》 > 第03期 > 目录 > 正文

封面策划|【封面策划】2020,知产行业还好吗? | 代理师篇:当疫情撞上转型

来源于 《科技·知产财经》第3期 2020年第03期 出版日期 2020年6月20日

“知识产权制度对于人类经济社会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知识产权观念也在全球范围内日益深入人心。无需杞人忧天,谨慎乐观,练好内功,代理行业的历史进程,终将由我们千千万万从业者的个人奋斗共同写就。”H先生如是说。

  文|周荧屏 《科技·知产财经》杂志、知产财经全媒体  lixue01@ipeconomy.cn

  在疫情基本得到控制的国内,经济形势依然严峻,但随着全面复工复产的持续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已稳步开展,“重启”后的中国正逐步恢复疫情到来前的建设节奏。仿佛是暴风雨引发的洪水刚刚退去,有人选择迁徙他乡,有人选择观望,有人仍为不期而至的损失焦虑不已,也有人已看见雨后的彩虹与阳光。聚焦知识产权领域,2020年,疫情期间及“重启”后的中国知识产权代理行业过得如何?《科技·知产财经》杂志采访了几家业内知名的代理机构以及几位资深代理师,记录下了他们在这个特殊年份里的特殊经历与感受。

  代理机构:被疫情和转型撞了一下腰

  纵观2020年第一季度国内专利申请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尽管疫情的冲击不可避免地造成了部分主体在部分类别上的专利申请量的同比下滑,尤其以2-3月份的较大降幅最为引人注意,但国内个人、企业、事业单位等主体在实用新型专利等类别上申请量的同比较快增长,则一定程度上平衡了其他方面的下行趋势。总的看来,严峻的经济形势面前,专利代理市场的大体状况似乎并不太糟。

  《科技·知产财经》杂志所采访的两家知识产权代理公司A与Q的反馈,也印证了上述结论。2020年1-4月,A公司的专利、商标代理总案量相比往年同期略有减少,其中国内及涉外业务均有小幅回落,但变化幅度仍处在正常范围内;Q公司在保持专利、商标代理总案量基本稳定的同时,甚至还实现了出口总案量的增长,这主要得益于公司往年所代理的企业对其专利、商标、申请计划内的延续性成果。或许正是由于疫情期间相对稳定的业务成绩,两家公司都没有调整自己2020年的总体发展目标,也均对未来的市场前景保持着比较乐观的预期。“由于疫情带来的世界范围的经济衰退,可以预见,今年的经济环境下,许多企业忙于自救,会偏重于销售、出口等,知识产权布局会有所调整,相应的知识产权活动或许会减弱。另外,疫情也进一步加剧了国际关系的复杂性,国外企业在进入中国市场时的顾虑势必增加,这也会给涉外案件平添许多不确定性。预计到今年下半年,涉外案件方面的负面影响就可能有所显现。不过,总的来说,技术创新依然是未来企业不变的生存之道,从更大的时间跨度来看,企业的知识产权需求总是呈现上升趋势的。知识产权代理行业终归还是幸运的--我们或许要烦恼短期内业务量削减带来的经营压力,却无需忧虑长期未来市场的光明前景。”A公司的一位负责人说道。

  虽然无需太过担忧业务量下降带来的风险,但疫情依然让许多代理公司真切感受到了内部管理的压力。“2月份是我们今年以来压力最大的一个月。”Q公司的一位负责人向《科技·知产财经》谈起了他的这段难忘经历,“疫情推迟了原本计划中的复工时间,我只能一个人扛起了公司的运营。好在这段时间本就是传统的淡季,几乎没有什么业务,房租、人力成本也比较低。复工后,绝大部分的员工也没有办法现场上班,不过公司开发的全业务处理系统,基本保证了员工在家办公的效率。从3月份开始,我们开始逆势招聘员工;4月份以后,客户的商标业务也基本恢复了正常,虽然有缩减,但是整体还比较稳定。到5月份,相比于2019年年末,我们已新增了15%的员工数量。”

  当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各行各业在努力修补损失的同时,大家也纷纷开始思考疫情带来的发展启示以及行业未来的新出路。对于主营线上知识产权代理服务的Q公司而言,疫情期间的各类封锁措施,反倒助推了其业务模式的进一步传播。“疫情使得大家对线上业务的接受度进一步提高,这也启示我们,未来,知识产权代理服务智能化、数据化的方向是清晰的、不可逆转的。同时,因疫情影响资金压力陡然增大的广大企业,也必然会对知识产权服务的质量和性价比提出更高的要求,倒逼代理机构进一步提高专业水准与服务水平。”Q公司另一位负责人说道。疫情期间不饱和的工作状态,给了他更多难得的学习时间。“原本我们公司是以商标非诉业务为主。疫情期间,我免费参与了许多讲座,深入系统地学习了商标诉讼和版权诉讼知识,为公司的未来转型做好了准备。要知道,这些讲座在以前可都是要收费的!船小好调头,对那些尚有很大发展潜力的业内机构来说,如果能把握好疫情期间业务量减少的时机,苦练内功、趁势完成转型,以满足客户日益多样化的需求,谁又能说这不算是一种另类的发展机遇呢?”

  代理师:意料之外与之中的代理人生

  “如果排除疫情的干扰,现在本该是国内知识产权代理行业的触底反弹期。”2013年加入知识产权代理行业、在相关领域拥有十余年工作经验的Z先生如是说道。对于Z先生而言,国内代理行业的起伏变化总是来得有点出乎意料,就连曾经的“专利代理人”,现在都已改名为“专利代理师”了。

  Z先生仍然记得自己刚入行时代理行业红红火火的景象,以及随之而来的快速衰退。“当时,各路资本纷纷杀入代理行业,‘互联网+'知识产权服务新模式也被人们炒得火热。不过,后来的事实证明,网上服务模式对于技术含量较低的商标申请尚属可行,但对于突出个性化服务的专利代理业务而言,就难免力有不逮。加之行业激烈竞争催生无序的价格战,各家机构的代理收费开始日益呈现出明显偏低的趋势。通常而言,大多数代理机构采用‘底薪+绩效'的工资模式,其中,底薪一般是固定的,通常包含一定的基本工作量;‘绩效'则一般是动态的,是指代理师超出基本工作量后所获得的收入。每家代理机构都会根据自己的主要业务形态采取计件或计点的方式计算绩效工资。在价格战导致的整个行业泥沙俱下的状态下,代理师工资水平的吸引力也一日不如一日,旧的人才留不住,新的人才不愿来,人才流失严重的问题,让整个代理行业的发展前景都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

  对于代理行业昔日的乱象与危机,从业已有十年之久的电学领域资深代理师H先生同样深有同感。“我原本主要从事研发工作,后来因工作需要,也兼职处理公司的专利事务。经过几年兼职学习,我对专利行业也有了一定了解。专利对创新型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另一方面,大多数专利从业人员却还不具备专利服务所需的技术或法律能力,这也使得企业很难在市场上找到专业的、可信任的专利代理机构。所以,2010年时,我转入代理行业,希望更深入地参与到专利领域,为行业的良性发展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当时,电学领域专利代理人在较长一段时间内都非常紧缺,这一方面是因为蓬勃发展的互联网行业吸纳了大量人才,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国内代理人起薪缺乏竞争力、培养周期较长,自然很难吸引到优秀人才。”H先生说道。

  与Z先生一样,近两年来,H先生也感受到了代理行业振兴的曙光。“随着近年来‘互联网+'的深入推进,一些传统互联网巨头和新兴的互联网‘独角兽'企业纷纷入场,推高了互联网领域的专利业务需求。另外,国家知识产权局及时调整审查政策,对诸如软件领域的图形用户界面(GUI)外观申请、涉及商业方法的专利保护、涉及计算机程序的发明专利申请等转持更为开放的态度,也进一步拓宽了互联网领域的专利申请业务市场。”H先生总结道。相比起来,Z先生则更为看重司法与行政政策的导向作用:“自2018年前后起,各级法院在知识产权侵权案件中作出的高判赔额、惩罚性赔偿裁定越来越多,后端维权的显著成果,倒逼权利人在前端的获权阶段采取更审慎的态度,并对专利申请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2019年以来,国家和地方各级知识产权局又开始集中清理专利申请资助,行业内为获取资助而凑数申请低质量专利的风气终于退潮,越来越多企业和个人对高质量知识产权的真实需求也随之日益凸显,国内知识产权代理行业发展总算迎来了一个触底反弹的新阶段。可谁知刚过不久,就一头撞上了这次棘手的疫情呢?”

  疫情带来的整个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令Z先生与H先生都感受到了来自内外部的双重压力。“毫无疑问,受疫情影响,一些客户营收下降后可能会选择减少专利预算,这种收缩效应最终必然会通过业务链条传导至代理机构,造成外部案源的减少。不过总体来看,现有市场依然能够很好地满足我们的案量需求,所以相比较而言,我更关注疫情给公司内部运转与管理带来的问题。疫情期间远程办公的种种不便,让代理师们的工作效率与产出都不可避免地有所下降。好在自5月份起我们已经可以正常到班办公,我们也希望能抓紧利用好这段时间,将之前延误的案件进度尽快补上。”H先生说道。让Z先生更意想不到的是,疫情虽然让平日里朝夕共处的同事们都不得不相互隔离,却与异国他乡的合作伙伴间建立起了超越业务联系的亲密情感。Z先生的一些客户驻在意大利米兰地区--此次疫情的重灾区之一。当Z先生和同事们已经正常上班时,这些意大利的客户们还只能困在家中隔离。Z先生向他们发去邮件慰问,不料却收到了一封封热情洋溢的回信。原本在邮件中只谈具体业务的客户们,纷纷打开了话匣子,滔滔不绝地讲述他们在隔离期间的种种感受,有的还拍下自家院子里种植的蔬菜照片,或是自己在家烤牛排的视频,随回信一起寄来。“来而不往非礼也,我们也给他们发去了中国美食的照片和菜谱。曾经谁能想到,有一天我们会在邮件里聊这些呢?”Z先生笑着说道。

  随着国内疫情基本得到控制,许多知识产权代理人已经在积极谋划未来市场全面复苏后的发展蓝图。“我相信,既然知识产权制度有长期存在的必要性,那么我们现在面临的困难就一定是暂时的。”对于知识产权代理市场的未来前景,Z先生流露出充分的信心。同样出于对市场的乐观预期,H先生认为,国内知识产权代理行业至少目前并不需要选择性的政策支持,以避免出现寻租空间。“如果当下要采取普惠性质的政策支持,我认为可行的办法是减税,以及在具体的专利申请流程上设置一些能够切实保护申请人利益的便利措施,如设置12个月的申请宽限期、排除同申请人的抵触申请、申请人主动撤回申请可退回附加费等。”H先生说道。

本文共计4194字 ,订阅后享全网免费阅读

登录后获取已订阅的阅读权限

单篇订阅   年度会员订阅

支付金额:

立即支付
周荧屏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朋友圈

上一篇:【封面策划】李雪:2020,知产行业还好吗?

下一篇:【封面策划】2020,知产行业还好吗? | 律师篇:一切只是暂时的

相关报道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