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PO的许可之路
从本次华为、OPPO官宣的内容来看,双方对彼此专利的质量和价值等都给予了认可。
OPPO首席知识产权官冯英表示,“我们很高兴与华为达成一揽子专利交叉许可协议,这充分体现了双方对彼此知识产权实力的认可和尊重,是双赢的结果。我们将一如既往倡导建立长期健康的知识产权生态,主张以友好协商的方式解决知识产权许可,互相尊重专利价值”。
华为知识产权部部长樊志勇表示:“经过20多年的持续创新,华为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包括5G、Wi-Fi、音视频等多个高价值专利包。华为很高兴与OPPO达成交叉许可协议。企业间相互认可知识产权价值,可以促进高价值标准技术研究“投入——回报——再投入”的创新正循环,提升产业的可持续创新能力,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
事实上,大部分的专利许可都不需要有“诉讼”的前置程序,只要双方在许可条款,主要是费用条款层面可以达成一致,协议就可以落地。当然,本次华为与OPPO的合作并不是坐上“椅子”就直接敲定的,双方在走去谈判桌的路上也进行了一系列的试探。
2020年夏天,华为分别针对OPPO的欧洲专利EP3085161、EP3002881向欧专局发起异议。9月4日,华为再次针对OPPO两项欧洲专利发起异议程序。同日,一家专利运营机构3G Licensing S.A.也针对OPPO四项欧洲专利发起异议,其中两项被异议专利与华为重合。当时集微网报道了华为这一系列动作的消息,但是外界并不清楚华为的用意,OPPO也没有回应此事。2021年8月20日,欧专局公告显示华为又于同日撤回了上述四项异议申请。
到了2022年,双方开始了暗地的交锋。首先是专利运营公司Crystal Clear Codec(简称“CCC”)在中国、德国起诉OPPO专利侵权,该CCC公司用于诉讼的专利恰好是华为受让过去的。8月,OPPO在国内针对华为六项同族专利向国知局提起无效宣告。
虽然双方始终没有开始实际的对抗,但由于上述一系列动作,外界一度猜测国内这两家头部厂商会“打起来”。现在,双方牵手成功实现双赢无疑是最好的结果。
近两年,根据OPPO官方发布的信息,OPPO与多家专利权人达成了许可协议,有的过程顺利,比如与华为的交叉许可,有的过程比较曲折,比如与Sisvel、夏普的合作。
OPPO与Sisvel之间的摩擦始于2015年,双方曾就许可问题进行过谈判,最后因Sisvel要价过高无法达成一致。Sisvel是一家知名的专利运营机构,起诉过的手机厂商不胜枚举,其主要诉讼活动地在欧洲。故在OPPO进军欧洲市场后不久,Sisvel就在欧洲发起了针对OPPO的专利诉讼。然而在整个纠纷过程中,Sisvel未取得一次胜诉结果,反而被OPPO无效掉了部分专利。最后,双方在2021年7月达成和解,结束了全球全部未决诉讼。
在OPPO处理与Sisvel的专利战过程中,夏普在日本发起了针对OPPO的专利诉讼,掀开了另一场专利大战。与NPE Sisvel不同,夏普发起诉讼的目的不仅仅收费,还有打击竞争对手。这场纠纷始于2020年初夏普在日本针对OPPO提起的专利侵权诉讼,之后双方陆续在日本、中国、德国、中国台湾地区提起十数起诉讼。同步地,OPPO针对夏普17项中国专利发起无效宣告。截止2020年12月,夏普12项专利被全部无效,2项专利被部分无效。夏普没能实现逼退OPPO的目的,最终双方于2021年10月达成和解。
从OPPO面对NPE的高价收费时绝不妥协的态度上看,专利权人“诉讼为高许可费背书”的策略实施在OPPO身上,大概率不会太顺利。之前有外媒推测,OPPO和诺基亚之所以陷入长期的专利诉讼而迟迟不能和解,就是因为双方对OPPO 5G专利的价值存在较大分歧。
诺基亚OPPO专利战还要走多远?
从华为、OPPO官宣的内容可以看出,双方在宣布这一消息的同时还传递了其他重要信息。拥有大量年轻、高质量专利并且持续发力专利运营业务的华为,强调了合理收费、良性许可循环对产业持续创新的必要性;海外发展势头强劲且持续发力专利布局的OPPO则坚持主张以友好协商的方式解决知识产权许可,强调“交叉许可”。双方都在公告中明示或者暗示其他一些公司“应该更加努力地与华为/OPPO达成类似的许可交易”。
华为的暗示有没有特定对象尚不清楚,OPPO的暗示我们或许可以找到现成的对象——诺基亚。
诺基亚与OPPO的全球专利战始于2021年7月,对于“谈不拢”的原因,双方各执一词。诺基亚一直称OPPO是“unwilling licensee”,一个不情愿的被许可人,OPPO则表示诺基亚的定价Non-Frand。有意思的是,自从诺基亚对OPPO发起诉讼以来,OPPO陆续跟夏普、Sisvel以及现在的华为达成了全球专利许可协议。
根据今年4月中国通信院发布的《全球5G专利活动报告(2022年)》,截止到2021年12月31日,在ETSI进行5G专利声明的产业主体中,华为14%排名第一,诺基亚7.6%排名第八,OPPO 4.5%排名第九。
可以看到在5G专利领域,诺基亚持有的专利数量和OPPO持有的相差不大,加上彼此都是“权利人兼实施者”的身份,达成交叉许可的前提条件是具备的。
对于OPPO能与拥有更多5G专利的华为达成交叉许可协议,而与诺基亚则始终无法达成一致的问题,外界也有不少猜测,Foss Patents作者认为“也许诺基亚对OPPO套用了太多的西方标准——即高设备价格——而不是考虑OPPO业务的运营数据。在德国可能可以被接受的专利许可费率不一定适合中国、印度和印度尼西亚”。从诺基亚在英国起诉,要求英国法院裁决全球费率的情况来看,这一猜测有一定道理。作为反击,OPPO在国内起诉诺基亚,同样要求法院裁决全球许可费率。
除去专利数量,就5G专利质量而言,华为的专利组合相对于诺基亚的更年轻。而因为诺基亚与OPPO的持续对抗,OPPO的无效挑战也让诺基亚折损了部分专利,其用于诉讼的专利或同族专利专利稳定性遭到质疑。这对诺基亚未来的诉讼或许可谈判来说,都不是好消息。
这次诺基亚与OPPO的全球专利诉讼中,还有涉及20个法院、行政部门的诉讼、行政程序悬而未决。公开信息表明,诺基亚在德国至少因专利问题撤回一件诉讼,至少一件诉讼被判OPPO不侵权,另有多个案件因专利问题被法院中止审理。部分案件尚未公开开庭时间。OPPO反诉的案件中,重庆案件已有过庭审,另外根据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披露的开庭公告,OPPO诉诺基亚侵害发明专利权纠纷三案分别将于本月16日、27日、28日公开审理。诺基亚与OPPO的这场专利战还要走多远?知产财经将持续关注。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知产财经立场)